●孟 暉
目前,品香這一項雅娛在國內呈復興之勢,不知愛好者們是否注意到古人“養香”的做法。
依明人的理論,優質的天然香料需要用特定的方法收藏,才能保證品質不敗。在明代的雅士中,出現了專門用來收藏佳香的專器。這是一種帶蓋的雙層套盒,一般以錫為材。盒的底部灌入適量的蜂蜜,其上配置一個屜板,屜表面開有龍眼大小的多個穿孔,以便上下通氣。香料就放置在這一層隔板之上,再罩以閉合嚴密的錫盒蓋。
在明代的愛香人那里,佳香如伽南、沉水等,都應該收藏在這種特制的套盒內,讓盒底的蜜液通過隔板上的穿孔,始終洇潤著盒內的小小密閉空間,也就洇潤著隔板上的名香,由此防止香材久置變干枯,喪失原有的品質。這種保存香料的方法稱為“養香”。
南宋初年,在當時的香業制造中心廣州就盛行用鮮花熏香料的做法。當時主要以泡花、茉莉、素馨來完成這樣的合香,著名的“心字香”便是以茉莉、素馨熏濡沉香等香片而成。
顯然,《清秘藏》所記的“養香”法,是對宋人花熏香工藝的自然的繼承,也是一種更為變通的發展。浙江臨海明代王士琦墓中出土有一件形制少見的銀盒。這件銀盒的內里有一層窄窄的二層臺,一片銀片做成的屜板架置其上。銀屜板上滿布連環錢紋式樣的鏤空孔,由此形成隔板上下的互通空間。此外,還配有銀盒蓋,可扣合在盒沿之外。因此,可以推測,此銀盒正是一件明代“養香”的專用之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