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縣小麥進入了籽粒灌漿盛期。連日來,農技人員走進田間地頭,現場指導農民做好麥田后期管理,為小麥豐產豐收提供保障。
4月25日下午,在和興鎮后樓村的一處麥田里,清風吹過,麥浪翻涌,一派豐收在望的景象。縣農業農村局研究推廣員孔子明一邊認真察看小麥長勢的同時,一邊向群眾詳細講解了當前的麥田管理技術。
遂平縣農業農村局研究推廣員孔子明:目前,我縣小麥進入籽粒形成和灌漿期,距離麥收還有近1個月時間,小麥生產還面臨赤霉病、條銹病、干旱、干熱風、爛場雨等多重風險,直接影響最終產量的高低。
一要抓好病蟲防控。對小麥赤霉病,要堅持“立足預防、適時用藥”,努力降低赤霉病流行風險。對小麥條銹病,落實“發現一點、控制一片,發現一片、控制全田”的防控策略,把病害控制在點片、初發階段。同時,要合理選用和科學混配防控藥劑,統籌做好葉銹病、麥穗蚜等其他病蟲防治,做到一噴多防。
二要因墑科學灌溉。春季以來,降雨偏少,溫度偏高,我縣麥田土壤水分一直處于緊平衡狀態,對土壤墑情不足、有水澆條件的麥田應在揚花后7-10天左右,酌情澆好灌漿水,以水調肥,以肥養根,以根護葉,促進灌漿,提高粒重。澆水時要密切注意天氣變化,選擇無風天氣進行,無風快澆、有風停澆。澆水切忌大水漫灌,防止地面積水。
三要適時葉面噴肥。各類麥田應在抽穗至灌漿期,結合病蟲害防治,科學噴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和生長調節劑,及時補充營養,促進籽粒灌漿,減輕干熱風危害,增加粒重,提高品質。
四要及早拔除雜草。個別多花黑麥草防效不理想的田塊,要立即組織人員人工拔草,拔除時間越早越好,決不能放任不管,避免多花黑麥草與小麥爭水爭肥爭陽光,杜絕多花黑麥草草籽落入田間,增加明年小麥防除成本和風險。
廣大群眾要立足抗災奪豐收,以“防災害、促灌漿、提品質、保歸倉”為目標,堅持不懈抓好小麥后期管理,奮力奪取夏糧豐產豐收。
記者:謝飛 王維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