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微書,即微型書法,書寫出來的字一般在2~3毫米之間。有著近20年微書創作生涯的崔忠慶,不僅將微書寫在長卷、折扇、冊頁上,還寫在了竹簡、葫蘆之上,將書法與工藝相結合。3月21日上午,已75歲高齡的微書老人崔忠慶向大河報記者介紹道:“葫蘆,諧音‘福祿’。古人認為它是吉祥之物,這樣以葫蘆為載體進行微書創作,更具有文化魅力。”
[創作]從古代詩文到廉政人物
崔忠慶創作的微書葫蘆大小不等,最小的和拇指相差無幾,大的足有50厘米高。記者看到,如拇指大小的葫蘆上寫著《論語》或《孟子》中的經典語句,大的則密密麻麻地寫著《道德經》、《桃花源記》、《千字文》等著作,但書寫出來的文字工整、精美,讓人嘆為觀止。
“你看,這是我最近創作的微書葫蘆。以前我在葫蘆上書寫的內容大部分是古代詩文,比如唐詩宋詞等。現在國家正在推進廉政建設,我也想創作一些與時俱進的作品,來歌頌廉政先進人物。”崔忠慶向記者展示自己最新創作完成的微書葫蘆時說(如上圖)。
眼前的這個葫蘆,高50厘米,下部“大肚兒”最寬處的直徑也有25厘米,上面一上一下畫著焦裕祿和包拯兩人的半身像,旁邊還配有微書,每個字約有5毫米大小。而上面的“小肚兒”則用黑體書寫了一個大大的“廉”字,鮮明、大方。“廉”字的背景還被崔忠慶畫了一片蓮葉,據說是“蓮”諧音“廉”,這樣更有深遠意義。
“這大葫蘆上不僅有文字說明,還有圖片,這樣圖文并茂使內容更加豐富多彩。”為了使人物形象真實,崔忠慶還專門下載了焦裕祿的畫像,“比照著畫,這樣才像,才真實,我想用這大葫蘆來傳遞正能量。”
[緣起]從刻章到微書,原來只是為了謀生
出生于開封杞縣城關鎮一個農村家庭的崔忠慶,從小就熱愛藝術,“我就喜歡寫字、畫畫”。1974年,為了謀生,他開始從事刻章。“那時候我自學刻章,也因此練了一手好字。后來,機器刻章代替了手工刻章,我的刻章生意也越發蕭條。”崔忠慶說。
1996年,崔忠慶開始進行微書創作。“之前我都是寫1厘米左右的小楷,當時我就想,得寫點別人不寫的。那時候寫微書的人不多,我就開始在折扇上寫,拿去參展后并沒有引起太大反響。”崔忠慶說,后來看到有人在葫蘆上烙畫挺不錯的,“我想,為什么不能在葫蘆上表現我的微書創作呢?”
這個大膽的嘗試讓崔忠慶和他的作品得到了認可。
此后,崔忠慶不斷在葫蘆、竹簡、長卷、折扇、冊頁上進行微書創作,這也為他贏得了不少榮譽,比如,“河南省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和“河南省高級民間藝術師”稱號等。“這么多年了,我也作出了一些成績,我也熱愛微書創作,所以現在每天還得寫上四五個小時。”崔忠慶說。
[心愿]微書創作是辛苦活兒,希望有人來堅守
崔忠慶告訴記者,微書創作一坐就要坐上一天,“創作之前要先選葫蘆,挑選葫蘆的造型,再把葫蘆處理干凈,之后再根據要書寫的內容進行設計,然后才是書寫,最后還要在字上刷一層清漆進行保護”。
“創作小一些的葫蘆大概需要兩個小時,中號的葫蘆需要兩天,這最大的就得一周的時間了。”崔忠慶說,曾經的自己,每天都要進行微書創作10個小時,現在雖然75歲了,仍然每天戴著300度的老花鏡堅持書寫四五個小時,“毅力方面,能比上我的人不多”。
65歲那年,崔忠慶開始以《三國演義》為文字內容進行微書長卷的創作。最終歷時兩年,將66萬字的《三國演義》書寫在120米的長卷之上。
“那時候,每天都要伏案創作10個小時,不知疲倦,我就是想讓大家知道開封杞縣有這么一個叫崔忠慶的人,也算是對自己的一種挑戰吧!”崔忠慶說。
面對微書的未來,崔忠慶不禁擔憂起來,“微書創作是個辛苦活兒,現在不僅社會上沒有人想學,連我的孩子都不愿學。但我還是希望將來有人能堅守住這個書法與工藝結合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