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這幾天,醫生們的微信朋友圈被一條不幸的消息刷屏《天妒英才,上海36歲心內科主治醫師因癌癥去世》。據都市快報報道,逝世醫生名叫許劍峰,上海復旦大學附屬閔行中心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
▲截圖來自丁香頭條微信公眾號,已獲授權
10月5日,許醫師在值班時發現自己肝臟有個腫塊;
3天后,被確診為胃肝性腺癌,且已轉移到肝臟、骨骼、淋巴。
10月19日,他因搶救無效去世。
從發現癥狀到去世,前后只有14天!
每3分鐘有1人死于胃癌
數據顯示,全球每年胃癌的新發病例中,42%的新發病例數來自我國,平均約2~3分鐘就有1名中國人死于胃癌。
更讓人擔憂的是,超過90%的胃癌患者是到中晚期才來就醫的,此時患者的5年生存率將小于20%。這恐怕要歸因于年輕人自恃年輕,不把小病和身體不適放在眼里,給疾病可乘之機。
許醫生患的胃肝性腺癌就是胃癌中一種可怕的類型。浙江省腫瘤醫院腹部腫瘤外科杜義安主任醫師說,在他接診的四五例患者中,活得最久的也只有一年多,這與普通胃癌相比,生存率是相當低的。普通胃癌,若早期發現、積極治療,治愈率可以達到90%以上。
這些癥狀需警惕胃癌
專家總結,出現上腹部不適、心窩隱痛、食后飽脹感、食欲不振、消瘦、乏力、嘔吐、大便呈黑色柏油樣等癥狀應及早就醫,并提示有幾個癥狀應特別注意:
嘔吐為第一表現
確診的年輕胃癌病例中,嘔吐的臨床癥狀占了近四成。但是很多人并不認為嘔吐是大事,直到腫瘤發展到造成幽門梗阻才就醫,就已是中后期了。
心窩部痛
這種痛不嚴重,與進食沒有關系,安靜休息時容易表現出來。
上腹部飽脹感
通常吃一點食物就感到飽脹,不想再進食且伴有惡心等不適。
胃潰瘍患者無規律胃痛
胃潰瘍癌變幾率在2%~10%,如果胃痛的感覺與以往相比發生了明顯改變,比如可能是鈍痛也可能是劇痛,并且按常規服用抗潰瘍藥物,療效不明顯甚至是無效,應警惕癌變。
嗝聲不斷
如果打嗝持續48小時以上,即可稱為頑固性呃逆。引起頑固性呃逆的原因很多,胃癌也是其中之一。因此,如果頻頻打嗝應提高警惕,盡快到醫院做相關檢查,以盡早發現胃癌。
當然,胃癌早期類似于潰瘍病或胃炎,有這些癥狀并不一定意味著就患上了胃癌。但是,胃潰瘍、萎縮性胃炎、胃息肉等某些慢性胃病已被公認為癌前期病變,和長期酗酒吸煙、有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都應定期做胃鏡篩查胃癌。
這些人是高危人群
150~60歲,且常年有胃病的人!
2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特別是在兒童期就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人。
3家族中曾有胃癌患者,特別是直系親屬的后代。
4長時間飲酒和吸煙的人。
5喜歡食用發酵、熏制食品者。
這些胃癌高危人群,最好每年做1次胃鏡檢查,這是發現早期胃癌的有效手段。
防胃癌其實很簡單
1多吃點素
餐桌上素菜要占到2/3以上,吃一口葷菜要再吃幾口素菜,對于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來說更要注意。因為蔬菜、瓜果等素食含有大量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等抗氧化成分,可促使細胞保持新鮮、年輕狀態,抵御癌細胞的攻擊,同時可調節細胞分化,防止胃黏膜變性、壞死。
2少吃點鹽
高鹽飲食也是導致胃癌發生的一個高危因素,鹽漬蘿卜和肉類腌制品以及煙熏魚肉等食品容易導致胃癌。食鹽本身并不含致癌物,但腌制過的食物屬高鹽食物,可使正常胃黏膜保護層受破壞,從而使胃黏膜上皮細胞裸露,易受致癌物質侵襲,長此以往將發展為胃癌。
3少吃剩菜
蔬菜烹飪后如放太久會在細菌作用下產生亞硝酸鹽,食用后將生成強致癌物———亞硝胺。因此,盡量少剩菜,剩菜不要反復熏蒸,不要長期吃剩菜。
4少吃燒烤
原因是肉制品直接在高溫下燒烤,被分解的脂肪滴在炭火上,會與肉里的蛋白質結合,并產生一種叫苯并芘的有害物,經常食用燒烤食品會使苯并芘在體內大量蓄積,進而誘發胃癌、腸癌。
5少吃夜宵
吃夜宵容易促發胃癌是因為胃黏膜上皮細胞壽命短,一般2~3天再生一次,而且都是在夜間休息時進行。如果經常在夜間進餐,胃黏膜得不到及時修復。另外,晚上吃的食物停留在胃里會促使胃液大量分泌,對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導致抵抗力下降,便于有害物質侵襲。
6不吸煙、酗酒
吸煙不僅會引起肺、咽、喉及食管部癌腫,還會使其他部位發生腫瘤的危險性增高。此外,飲酒也應節制。
7生吃大蒜
多吃大蒜可能對胃癌有防護作用。經調查發現,我國胃癌低發區域山東蒼山縣的居民經常吃大蒜,年人均大蒜攝入量是胃癌高發地區山東臨朐縣的6倍。大蒜防胃癌是因為大蒜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大蒜素,它可降低體內致癌物形成,但是大蒜必須生吃才有預防的作用,熟吃或是腌制食用效果都不好。
8分餐制
有些癌癥會“傳染”,因為這些癌癥的根源是傳染病原。幽門螺旋桿菌會引發胃炎和消化性潰瘍,進而發展為胃癌。幽門螺旋桿菌可能通過消化道傳播,建議聚餐時盡量使用公筷、公勺,最好實行分餐制。懷疑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可選擇做個碳13呼氣試驗(呼氣試驗),這種試驗在許多醫院都有,病人只需吹口氣,即可檢測幽門螺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