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首屆中俄電子商務峰會在莫斯科舉辦,中俄電商業界代表認為兩國在電子商務領域的合作成果豐碩,而且潛力巨大。支撐中國電商在俄快速發展的因素是什么?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國電商怎樣更好挖掘潛能?
銷售數量強勢增長
服務質量日臻完善
俄羅斯網絡產業研究機構“東西數字新聞”的報告稱,2014年俄羅斯網上零售市場總額接近1.5萬億盧布(1盧布約合0.1元人民幣),約有2600萬名居民在線購買產品。其中,在跨境流入包裹總量中,有接近70%的訂單是從中國發貨的。
去年,對俄羅斯市場上的跨國電子商務而言,中國成了最大玩家,這種強勁的勢頭在今年繼續保持。據最新統計,阿里速賣通在俄羅斯市場的外國電商網站中訪問量排第一,今年7月訪問量達2200萬,同比增長40%。而6月份剛剛正式開通對俄服務的京東一個月內就殺進了前15名,訪問量急速攀升。俄羅斯“比價網”分析師彼得羅夫斯基對本報記者表示,京東和速賣通在俄羅斯市場上不會形成惡性競爭,因為速賣通面向廣大基層市場,京東則瞄準更為高端的客戶。
除了數量上的領先,中國電商的服務也日臻完善。在支付方面,針對俄消費者不喜歡使用銀行卡的特點,速賣通年初與俄羅斯各主要移動供應商合作,實現手機支付。在物流方面,中國電商開始同俄羅斯郵政以外的其他本土快遞公司展開合作,為用戶提供更多選擇。在售后方面,海外倉等服務的擴大為退換貨提供了保障。大龍網總裁馮劍峰告訴記者,中國電商在俄羅斯取得的成就不僅是賣了多少貨,更重要的是帶動廣大中小企業走向國際,促進了中國品牌形象的樹立和拓展。
中俄電子商務合作今年還出現了新趨勢:俄羅斯商家開始積極尋求將商品賣往中國。自盧布貶值以來,赴俄購物的中國人驟然增多,對奶制品、糖果、琥珀、望遠鏡等產品的需求顯著增長。俄羅斯零售商ABK與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國際聯手搶占先機,9月1日正式在天貓商城開設“海外旗艦店”,目前中國用戶可以買到俄羅斯的果醬、巧克力等食品。此外,ABK準備在開業后的3—6個月內逐步引入服裝、禮品等。
中國產品形象提升
市場潛力仍待挖掘
俄羅斯媒體將中國電商在俄羅斯市場上的迅猛增長稱為“傳奇”。2011年起,俄羅斯已超越德國成為歐洲互聯網用戶最多的國家,在網絡使用量上位列歐洲第二。俄本國消費品生產能力相對較弱,很多西方商家考慮俄羅斯地區發展不平衡、支付和物流水平滯后等不利因素,在市場評估時未將俄羅斯作為優先發展方向。相比之下,中國企業看到了其中的機遇,積極開拓這片市場。
中國強大的消費品生產能力和價格優勢是驅動電商發展的關鍵因素。以手機殼為例,從俄羅斯實體店購買一般要花費500到900盧布,從中國網站上訂購價格不到100盧布,而且選擇范圍更大。在中俄電子商務峰會上,不少參會代表都提到,“中國商品質量差”的舊印象已經逐步扭轉,越來越多消費者認識到中國產品性價比很高,信任網購的人也越來越多。在俄羅斯貨幣貶值、遭受制裁的背景下,幾家全球品牌服裝網站的業績都表現不佳,中國商品反而更具吸引力。
近年俄羅斯網購雖發展迅速,分析人士卻普遍認為市場潛力還遠未充分挖掘。
俄羅斯“數據透視”公司合伙人維林向記者透露,2015年俄電商市場增長率預計達到30%—35%。因為俄羅斯的大小城市網絡普及率之間還存在較大差異,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電商將逐步擴展到小城市和偏遠地區。另外,目前雙方討論的主要是有形商品,隨著電子簽名、在線支付等技術發展,在旅游、保險等非實體產品領域可能出現較大需求。另外,在俄羅斯積累的經驗和資源有利于開發其他俄語地區市場。俄羅斯一家公關公司的員工別爾申告訴記者,為應對未來的業務“井噴”,他已經開始學漢語。
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未來發展沒有止境
俄羅斯斯代克物流公司總裁格爾多爾特對記者表示,俄中電商市場上將出現激烈的競爭。從供貨角度說,更多中國廠家會依托現有電商平臺推廣產品。從物流角度說,很多客戶愿為早日收到貨物多花運費,郵政的壟斷已經出現動搖。大龍網俄羅斯公司經理薩夫羅諾夫對本報記者說,中國企業不會懼怕競爭,良性競爭對任何行業來說都是正能量。現在廣大俄羅斯實體商家已經感受到了來自電子商務的挑戰,紛紛開設網店或是提升服務。
俄羅斯電商行業對中國市場的預期也很樂觀,認為俄羅斯商品比歐美名牌價格實惠,適合中國中等收入人群。
俄遠程貿易行業協會主席伊萬諾夫告訴記者,大部分國家在海外開辟電商市場時都有兩年半左右的適應期。中國企業現已平穩度過這一階段,不斷打破瓶頸、擴大業務。相信俄企業能吸收與中企合作過程中積累的經驗,順利進駐中國。俄羅斯常用的“揚戴克斯支付”已在上海開設代表處,語言、客服等問題也將逐步解決。
需要注意的是,已在俄站穩腳跟的中國電商未來發展并非一勞永逸。
今年俄羅斯在消費者信息保護方面就做出了新規定:9月起儲存俄公民個人資料的服務器必須在俄境內。“東西數字新聞”主編亨尼告訴記者,他對中企有三點建議:第一,對俄羅斯消費群體、法律規定、合作伙伴等方面情況進行深入調查;第二,努力推進網站平臺本地化,不但要把內容翻譯成俄語,還包括培養懂俄語的客服團隊、提供本地化支付服務、與專業報關和物流公司合作等;第三,不能放松對商品的質量把關。亨尼提出,正準備登陸俄羅斯市場的中國商家可以考慮采取舉辦線下實體展示、雇傭當地市場代理等方法,這樣既可以增強消費者的購買信心,又可以降低風險。“如果能實現送貨上門和貨到付款,銷售額就能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