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90歲的年齡,40歲的心臟,你羨慕嗎?秘籍在又在哪里?國醫大師路志正的養生經驗,后續會給您帶來一定的啟示。
? ? ? ?據說,路老是北京各醫院中目前還在出診的最年長的一位大夫。人們最津津樂道的,還是另一個傳說——路老有著90歲的年齡,40歲的心臟。每年路老都會體檢,檢查結果都是一樣,所有數值都在正常范圍之內,所有的結果都是“未見明顯異常”,血管彈性跟四五十歲的健康男性一樣。
熊掌雖好不敵粗糧長壽經NO.1
現在的人,有了錢不知道怎么花,也不知道怎么吃。
中醫理論博采眾長,尤其是儒家,像孔子說的“仁者壽”,孟子推崇清靜無為。所以我的長壽經驗第一條就是心平氣和、無欲無求。
我現在惟一追求的只是學問,總感到學問不夠,每天都要讀書讀報,還要讀許多醫學方面的書,前幾天還專門去北師大的書店買了些書。
無欲無求比較難做到。人都愿意吃好的,連孟子都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我過去吃過熊掌,是好吃,感覺比燉魚可好吃多了。但是再好的東西,不能都吃,也不能多吃。現在物質豐富了,在家吃飯,家里人總是問我飯菜“好不好”,每次我都說:“很好了、很好了。”
我每周至少吃兩次粗糧,一次是棒子面的發糕,一次是玉米面或別的雜糧做成的面茶,很喜歡喝。
晚上喝稀一點的粥,現在家里有攪拌機,各種雜糧比如豆子、小米放在一起攪拌后熬粥,非常方便。晚飯一定要吃七八分飽,胃不和則臥不安。
甘能讓人滿長壽經NO.2
生活條件好了,再加上中國傳統的尊長敬老的傳統,給老人安排的飯食是越來越好。好東西面前,往往控制不住食欲,一不留神就容易吃過頭。要把握一個原則“粗細好壞”都要吃,但都不能過。
粗細好壞中的“壞”,其實就是指的是“肥甘厚味”的飲食,這些大魚大肉會增加老年人的消化負擔。甜食尤其要盡量少吃。
“甘能讓人滿。”甜的東西吸收很快,所以開始吃飯時不要吃甜的。你看中國那個八寶飯,都是最后再上。吃水果也一樣,飯后待會再吃。
每天進餐三片泡姜長壽經NO.3
我堅持吃了40多年的姜,每天進餐的時候吃兩三片醋泡姜。
姜中含有姜辣素,有健胃作用,能促進膽汁分泌,有助于消化。先圣孔子有句話“不撤姜食”,孔子活了73歲,在那個年代絕對是長壽的了,我想與他“不撤姜食”的飲食習慣有關。
姜性辛微溫,辛能散,溫能祛寒,我開方經常用姜作為藥引。
此外,姜皮能治浮腫,干姜治胃病,炮姜能治婦科病……
家人每次會買幾斤姜,切片或切絲,然后用醋泡著吃。醋本身有活血的作用,還能夠祛除姜本身的辣味。
吃姜有幾點要注意,“不撤姜食”后面還有一句——“不多食”,一次吃幾片就夠,或切成細絲和姜末拌于涼菜中,有和胃降氣,增加食欲的作用。吃太多則會導致胃熱。老年人如果咳有泡沫的白痰,可以吃姜,但是痰黃、干咳或無痰的,就不要吃。
當然凡事不絕對,比如你要是受涼了,或者晚上散步時出汗著涼了,喝點姜糖水,一出汗,病可能就好了。
不能以酒為漿長壽經NO.4
《黃帝內經》里勸說人們,不能以酒為漿,喝酒像喝湯一樣,那就糟了。過去我一點酒都不喝,但是年齡大了,手關節容易僵直,所以開始喝一點黃酒。黃酒能夠增加血液循環,降低關節僵硬程度。一般我每天喝一杯,而且是晚上喝,白天上班是不會喝的。我喝黃酒有個特點,不喝純的,而是自己“勾兌”一下,每杯酒加1/3的熱水,這樣既溫了酒,也降低了酒精的濃度。
我愛喝茶,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間喝不一樣的茶。比如春天會托安徽的學生捎些帶春芽的綠茶,有生發之氣。上午喝綠茶使陽氣上升,下午喝烏龍茶健脾消食促進消化,晚上喝普洱茶,能夠護胃養胃而且不會影響睡眠。
喝茶一定不要濃,泡了兩三次后,沒有香味就要換了。濃茶中有大量的鞣酸,對大便有收斂作用,尤其不適合老年人喝。說起茶的作用,還有一個典故,古代科舉考試時,傳說考生事先都會用茶葉水洗手,使得手更加柔軟,更適合握起毛筆寫字。不過這個沒有考證,只是說來聽聽吧。
走300步再練八段錦長壽經NO.5
運動要根據自己的條件,為什么一定要用跑步機,要去舉啞鈴。我們的《詩經》里早就說過,中華民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手舞足蹈就是一種鍛煉啊,揮揮手、跺跺腳,只要你堅持,找到自己的鍛煉方法,就可以。
我每天早晨起來后,外面若沒有風,就到院子里去走兩圈,如果有風,就在屋子里走300步。然后再練半個小時左右的八段錦,以外動四極,內養臟氣,保持充沛的精力。
晚上我會看看新聞,接受“時事教育”,新聞看完基本就不再看電視了。有時也會看看京劇,我不喜歡聽西方的打擊樂,那會讓人感到緊張。
有一個挺有名的作曲家來找我看病,他很焦慮,當時我問他是做什么的,他說是搞音樂的。我跟他開玩笑,我們中國搞音樂的人可都是長壽的啊。他說不,外國很多作曲家30多歲就不在了。我說,你得多研究研究中國的傳統音樂,像高山流水。去年,他的朋友拿著一本他寫的書來找我看病,說這位作曲家的身體現在已經很好了,他的書中專門有一章《向傳統致敬》,他很感謝我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