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6歲起拾荒給患病父親買藥,十多年間靠撿廢品捐款近3萬資助80名學生,被評為“感動吉林十大人物”的王昱人4年前考入華南師范大學,在即將畢業之際,她因被指欠學費,評優受挫而負氣出走,欲吃安眠藥自殺,后由其弟弟勸說放棄了自殺念頭。王昱人的這段灰暗經歷,幾乎讓所有圍觀者都心緒難平,這一切到底為何?當真是校方冷漠決絕,抑或是主人公敏感脆弱?普遍存在的高校獎學金評選,又該怎樣做到更為公平合理?
“評獎受挫”源于眼中只有官方標準
王昱人因“評獎受挫”出走一事,絕大多數網友認為,暴露了她在大學里過于功利的求學心態。不可否認,自幼就拾荒扛起家庭重擔的王昱人,度過了非常不幸的童年,按照中國孝道的標準讓自己的童年變得偉大而堅強,她的故事確實打動了許多人。她在大學里認真苦學、年年拿第一的表現也足以稱得上異常優秀,但因只得二等獎、未得一等獎就死去活來的她,卻不能感動更多的人。
人生從來不是為了感動別人而存在,也不是為了拿獎而存在。王昱人進入大學之后,嚴格按照大學里的標準去打算感動一個新世界和一個新環境,這本身沒有錯,可是,對于獎勵她卻缺少了一份坦然與淡然。需要明確的是,大學里還有其他多套評價系統,且對于當下的教育體制而言,也從來不缺少不公——在大學里每年成績都拿全年級第一,拿不到一等獎學金,也是常有的事。
王昱人的遭遇在我國大學生群體中,或多或少地體現在不同個體身上。許多大學生從一進入到大學校門,就開始嚴格按照大學里的種種規則去努力,在體制性認可的語境里逐漸失去了自我認知和獨立判斷,認為只要努力學習,大學以及整個教育體制就會給自己一個交代,就會有評獎、有榮譽還有獎學金。然而,真正的命題是,大學里設立的一些評獎評優規則是不是本身就是有問題,這也是值得探討的。
每一位大學生,自身的存在與學習的意義并不是為了取得別人的認可,也不僅僅是拿一些獎項或獎學金。當然,拿了自然可以證明自己的人生是積極向上的,可以成為家長們口中所講的“別人家的孩子”。但是,大學的方向與評判標準是多元化的,僅僅為了一個標準而存活,其人生是狹隘的,不僅僅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功利,而且容易活在別人的世界里,最終會迷失掉自我。
古希臘哲學家普羅塔格拉曾講,“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對于王昱人而講,她在自己人生閱歷中的所有付出都非常具有正能量,需要得到整個社會尤其是校方的肯定,但在個人成長與發展的方向上,她卻并沒有完全變成自己的主人。(王傳濤)
獎學金恩仇錄讓人心酸的故事
王昱人的失意與氣憤,其實頗有代表性。現實情況是,大學校園里的獎學金之爭,年年輪番上演,每每都會有人質疑其結果不公。要知道,獎學金評選不僅涉及到經濟利益的分配,更與日后的求職就業關系密切。有鑒于此,不少學生對此尤為重視,甚至會不惜撕破臉面,無所不用其極……置身于此般殘酷競爭的環境下,王昱人當然會被人抓住把柄、大肆刁難。再者說,當時確欠學費的她,按照相關規定,似乎的確“不符合”評選條件。
針對此事,校方曾給出回應,表示“評優過程與學費無關”;而王昱人則堅稱,“那時的聽證會說了,欠學費沒有資格評優。”這樣兩種看似矛盾的說法,其實都可以理解:王昱人當時所參加的評選聽證會,乃是輔導員牽頭的,參加的同學也都與其存在利害關系,他們當然會去簡單套用規定,以此否決王昱人的評獎資格。但是,校方事后復盤此事,從規則本義與人文關懷角度出發,當然會宣稱“評優與學費無關”。
所謂的獎學金評選規則,留有太多彈性化解釋的空間。基于不同的目的,完全可以有不同的闡述。除此以外,其為人詬病的另一點在于,各高校的評獎規則,預設了太多、太雜的“加分事項”,以至于形成“考得好沒用,會來事加分才有用”的尷尬局面。這一設計,雖然是為了鼓勵學生全面發展,可是現實來看,卻助漲了學生不務學業、四處“刷分”之風氣——這樣一種人為復雜化的,且充斥著主觀性和不確定性的評優體系,自然容易滋生糾紛。
王昱人的故事中,最讓人痛心的部分,便在于同學們為了評獎,而對其大肆攻擊、處處刁難的場景。此般做派,毫無同窗之誼可言,甚至沒有起碼的同情悲憫之心……一場獎學金評選,一點微不足道的利益,居然令同學們反目成仇,這荒誕的一幕,著實令人心酸。而事實上,大學本不該如此,獎學金的初衷也絕不在此!(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