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河南·暖暖新年”大河網系列報道之五 |
一起說說咱老家的花樣年俗 |
大年初四,網友“雪凌荷露”在商都民俗廟會上拍攝的一幕。
□本報記者張培君 黃岱昕
話題背景
“河南歷史文化厚重,民俗豐富多彩,一起來說道說道咱老家的趣味年俗吧!”春節前,網友“acmddg”在大河論壇(bbs.dahe.cn)發帖,引發熱議。靈寶“罵社火”、確山“打鐵花”,許昌“打秋千”……網友跟帖五花八門,妙趣橫生。
2月25日,記者擷取了部分網友的講述,帶您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讓我們跟隨網友的記憶,欣賞那些花樣年俗,溫暖我們的內心。
網友故事
靈寶民俗“罵社火”
大河網三門峽網友五福臨門
三門峽靈寶市最獨特的年俗當屬“罵社火”,現在已被批準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罵社火”由來已久,相傳堯舜時期,人們為紀念軒轅黃帝和嫫母的功德,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祭祀活動,唱歌、跳舞祈禱吉祥。在后來自發活動中,有了好差之別,差的不服氣好的,挑剔好的毛病,好的也不等閑視之,這就出現了罵的成分,罵的成分越多,村社越“合”不來,社合由此演變為“罵社火”。
如今,罵的內容已變成反映民意、教育公眾、扶正社會風氣的利器。每年春節期間,社火活動表演中,表演者敞開了罵、罵干部不干實事、罵村里歪風邪氣,在斗罵聲中,提醒大家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應當珍惜,警示村干部應當做好人民的父母官,替人民辦實事、辦好事。
打鐵花驚艷夜空
大河網駐馬店網友雨點叮咚
打鐵花可是我們駐馬店確山縣的特色民俗。小時候一到過年,就盼著看打鐵花的日子,那驚艷夜空的美麗讓人終生難忘。
打鐵花要先在廣場上搭個三四米高的大棚,稱為“花棚”,花棚頂鋪一層鮮柳樹枝,樹枝上綁滿各種煙花、鞭炮等。“花棚”頂上豎一根長桿,稱為“老桿”。“老桿”頂上也要綁上好多鞭炮、煙花。花棚旁邊立一座熔爐,把準備好的生鐵化成鐵汁灌進去備用。
打鐵花時,先把鐵汁倒進事先準備好的“花棒”里。花棒是一根拳頭粗細的長柳樹棒,棒的頂端有一個直徑大約3厘米的圓形坑槽,用來盛放鐵汁,整個形狀看著像長柄木勺。打花者一手拿盛有鐵汁的“花棒”,另一手拿空的“花棒”迅速跑至“花棚”下,用空棒猛擊有鐵水的棒。十幾個“打花”者一人緊跟一人,在熔爐和花棚之間穿梭,棒中的鐵汁沖向花棚后,遇到棚頂的柳枝立刻迸散開來,鐵花又點燃棚上的鞭炮、煙花。頓時火光沖天煞是好看。一千多度的鐵水兒啊!看著都為他們擔心,這要澆到身上可不是毀容的問題了。
大年三十貼“門錢”
大河網駐馬店網友天中夢
正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大年三十,在我們駐馬店正陽縣,家家戶戶都要在自家的門楣上貼上一排色彩繽紛的“門錢”過大年。
紅、粉、黃、綠、藍五色一組,一碗糨糊和一把刷子,刷子蘸上漿糊,往門錢的背面一刷,正面拿起,一下一張,一組門錢很快就貼好了。門錢上刻鏤著吉祥的圖案和花紋,迎風飄舞,和春聯交相輝映甚是好看。
門錢有的地方叫門箋。上面有花,有魚,有燈籠,每張都有一個字,五張是一組。貼上就預示著來年的好兆頭啊!
聽老輩人說,這門錢和爆竹是一樣的來歷,都是為了驅趕那個叫“年”的怪獸,爆竹是用聲音把“年”嚇走,這門錢呢,是用亮眼的顏色刺激“年”的眼睛。如今人們對它的喜愛,又多了一層原因,那就是它的名字,門錢——門里有“錢”,過年貼上這個,預示著新的一年中,財源滾滾而來。
初一早上送涼粉
大河網洛陽網友四季春風
在洛陽孟津、宜陽、伊川,有一種傳統習俗,初一早上家家戶戶都要熬涼粉湯,家家戶戶的門也會被端著碗的鄰居敲開,來給家里的老人拜年送涼粉湯。
涼粉,是我們這里過年才做的一道菜肴。年三十前,家里的主婦們都開始熬制作涼粉用的紅薯淀粉。當年從地里收獲的紅薯,一半放在紅薯窖里儲藏起來以后吃,一半會洗干凈去磨成紅薯渣,磨好的紅薯渣用稀布包起來,一包一包的擠出紅薯漿,擠到缸里面沉淀淀粉,沉淀好的淀粉就用來過年做涼粉。把紅薯淀粉加水在鍋里熬成糊狀,到一定程度,用碗一碗一碗盛起來,放到那晾涼,涼粉塊就做好了,跟果凍一樣。
初一清晨,廚房里開始烹飪起來。把涼粉塊切好,再配以肉絲、芹菜、丸子、金針菇、海帶、豆芽等一系列食材熬制。剛出鍋后先盛好幾碗,端著熱騰騰的涼粉湯,去鄰居家讓長輩嘗嘗。此時的街道門外,都是媳婦們端著碗來回走動的身影,爽朗的笑聲、小孩的嬉鬧聲,在瑞雪的年里是道獨特的風景。
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在送涼粉這一習俗里一直延續著。孝老敬老,鄰里和睦的美好風氣將傳承發揚。
卸門板擺席一桌40個菜
大河網濮陽網友19730607
我小時候在姥姥家度過,習慣了姥姥家過年的習俗,直到現在,我仍然喜歡在那里過年。
姥姥家是個大家族,大年三十兒,遠路的近途的,只要能來的,都要趕過來,拖家帶口足有三十多號人。人多吃飯可是個問題,沒有大桌子,分開吃又沒有氣氛,怎么辦?以前的店鋪都是老式的分葉大門板,年夜飯時,干脆卸下門板,長凳子兩邊架起,就有了一張碩大的桌子。所有的人坐在四周,雖然有點兒擁擠,還好能夠坐得下。這樣的大桌子,絕對很少見,菜也都是雙份兒的,裝上大盤大碗,分別擺放在兩邊,就可以照顧到所有落座的人了。
等酒菜上齊,滿滿騰騰一大桌子,大大小小足有四十幾個菜,熱的涼的,葷的素的,看著都喜慶。按照傳統習俗,長首幼尾,分別落座,盛酒的也都是酒碗,根本不用小酒杯,嫌費事兒,能喝的大口喝,量小的小口呡,你敬我一口,我與你碰碗,你言我語,吆三喝六,熱熱鬧鬧的年夜飯,頗有梁山好漢大聚會的豪情。年夜飯不僅是全家聚會,也是家族的新聞發布會,各家各戶的大事小情,生意上的逸聞趣事,孩子們的學習成績,都讓大家津津樂道。
卸門板擺大席這么多年,現在也變了。傳統的老式分葉門板店鋪都改造成現代化的玻璃門大廳了,圖省事兒,年夜飯也都改在酒店訂席,分別落座了,先前的熱鬧勁兒也淡了許多。但我依舊很懷念以前的聚會方式。
圖吉利餃子里包硬幣
大河網平頂山網友湛河閑人
我們這個大家庭里都是河南人,但卻來自五個不同縣市,各有各的過年習俗,只能按照爸媽和姥姥家的豫東南習俗來過年了。過年一定要包餃子,春節包餃子是有很多規矩的:年三十,要剁肉餡和蘿卜白菜,全家人齊動手包餃子,而且得將大年初一的餃子也一并包了。為了圖吉利,還要隨機在一個餃子里包進硬幣,誰要是能吃上帶有硬幣的餃子,就預示著這一年更有福氣。
餃子包好,下餃子也是有講究的。每年除夕的晚飯前必須請祖宗,第一碗餃子就是請祖宗用的。所謂請,就是念叨已過世的爺爺奶奶回來過年。主室的一個桌子收拾干凈利落,
擺上幾種水果、點心,在香爐里插上香。他們沒有照片,也沒寫牌位什么的,只是用語言說道說道。下出來的第一碗餃子必須要放在供桌上,這碗餃子也不能煮熟,而是半生的。然后,才是小朋友們期待的年夜飯開席時刻。
打秋千看美女耍新女婿
大河網許昌網友云水間
打秋千是中原地區最重要的民俗活動之一。尤其在許昌地區,每年進入臘月,老少爺們齊上陣,把家里的檁、梁木材、繩子捐出來,在樹中央最開闊的地方,沿大街兩邊支起兩個三腳架,上邊架上橫梁。橫梁上用兩個干農活用的架子車車輪作秋駒兒,然后套上一根長長的又粗又結實的繩子,最下端套上一根木板,木板兩端鉆兩個眼,人剛好站上面,叫秋拍兒。
過年蕩秋千算是小時候春節最有趣的事了。大人過把癮后,才輪上我們小孩子,輪流排著隊,有時半夜三更小孩兒們還在輪流蕩秋千。有單蕩的,有對秋的,尤其是村里兩個年輕姑娘打對秋,引起全場喝彩,姑娘們使勁力氣,兩手抓緊繩,要學會分秋,用力,蕩到半空時,兩手要把繩子往外分,秋拍兒自然上提,回移和前進時,身體要下蹲并用力收和蹬,秋千會越蕩越高。有許多城市小伙和姑娘到鄉里來,使不上勁,一上去就敗下陣來。大年初二,有新女婿上去打秋,大家伙一起從后邊送,新女婿腳下一軟,蹲坐在秋拍兒上,全場大笑,會成為一年笑談。
女兒回家要拿倆大饃
大河網周口網友娃娃魚
資料圖片
在我們周口淮陽、鹿邑等幾個縣,有個習慣: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娘家,必須要給父母拿兩個大饃。
“大饃”也就是把普通的饃(饅頭在北方一些地區叫饃)做大,為一般饅頭的三四倍大。春節時候,送大饃成了每個人家的大事。每到過年的時候女兒都要回娘家送大饃,因此習慣上稱呼女兒為大饃。相傳已流行幾百年了,沒人講得清為什么。大饃形似倒扣的鐵鍋,色白而已。有多大呢?底盤若海碗粗。兩個大饃,論重量,差不多有一斤了。大年初二,閨女走娘家,外甥到姥姥家,別的禮物可以不帶,唯獨大饃不能少。
每年春節,豫東農村有蒸棗山的風俗,棗山由棗花饃組成,周邊用發面做成花邊、中間設計成各種圖形,再以花生仁、紅棗點綴,這就是漂亮的“棗山”。大饃是用來孝敬老人、祭拜祖先的,棗山則是專為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走親戚用的。
回棗山的風俗習慣有三層意思:其一,姥娘疼閨女,更愛外孫,外孫長大了不要忘記姥娘家的人。其二,有著美好的祝愿,希望外甥家快快富裕起來。這里有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三,希望外孫健康成長。
大饃和棗山不算是奢侈的禮品,但卻是豫東兒女孝敬老人的傳統,數百年來延續至今。
記者連線
趣味年俗是珍貴遺產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源于中國的民俗活動,很多具有國際性元素,反映了人類的普遍價值觀,比如春節和廟會。”2月25日,民俗文化實踐者、商都民俗廟會的總策劃葛天說。
葛天認為,中原地區春節民俗豐富多彩。單以鄭州為例,作為商朝故都,就是廟會的起源地,走燈習俗更是源遠流長。至今,中原地區多處還保留著走燈的習俗,這些活動不僅限于祭祀、游戲,還包括祈福、愛情、交友等內容。
“我國傳承已久的新年習俗,除了那些全國一樣的內容,各地區也有不同的形式,這些獨具特色的趣味年俗,承載著一個地方的歷史記憶,是一個地方傳統文化的DNA,是前人留給我們珍貴的文化遺產。”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禹州市文聯副主席赫連潔靜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