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悶悶不樂、悲觀厭世,甚至有自殺企圖或行為,近年來,隨著城市的高速發展和工作、生活壓力的增大,抑郁癥、焦慮癥等精神疾病發病率逐年升高,精神衛生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精神疾病已成為全球第五大病因,預計至2020年,將躍升為第二大病因,并成為致命疾病。
抑郁癥可以治愈嗎?在近日舉行的“輝瑞中樞神經峰會”上,相關專家表示,抑郁癥、焦慮癥不可怕,它就像傷風感冒一樣“常見”,只要遵從醫囑,盡早接受足劑量,足療程地藥物和心理治療,一般情況下患者病情都可以痊愈。
放松心情,堅持治療,讓陽光照進心靈,就能驅走抑郁的陰霾。
“抑郁癥殘留癥狀可明顯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社會交往,職業能力及軀體活動。”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副院長王剛教授近日在“輝瑞中國中樞神經峰會”上指出,殘留癥狀會導致抑郁癥的加快復發,而復發則會使再復發的幾率大大增加。?
過半抑郁癥患者愈后易復發
????最近,一項旨在了解我國抑郁焦慮患者殘留現狀的調查顯示,在抑郁癥急性期診療后,出現殘留癥狀的比例較高。
????據悉,本次調查由安定醫院和上海市同濟醫院主導,聯合其他9個中心共同完成。參與研究的11家中心,包括5家精神專科醫院6家有精神科的綜合醫院,采用連續采樣的方式對1500名抑郁癥門診患者進行追蹤調查。
?????王剛說:“這些殘留癥狀會加快患者抑郁癥狀的復燃,復發,使患者的社會功能受到嚴重損害。”據了解,常見的殘留癥狀包括軀體癥狀、睡眠障礙、疲乏、認知功能障礙等。
????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抑郁癥首發患者在接受治療后可以達到有效(即抑郁癥狀與開始治療時相比已恢復50%或以上),但能夠達到臨床治愈的只有33%左右,而且許多患者在首次發病之后還會復發。?
抑郁癥治療倡導全程治療
????“在抑郁癥治療中應倡導全程治療,即分為:急性期治療,恢復期治療和維持期治療三期。”王剛表示。
??????根據國內外抑郁癥治療指南,抑郁癥急性期治療一般持續6至8周,急性期治療后患者的抑郁癥狀應基本消除。如此時患者仍存在明顯的閾下抑郁癥狀,則稱這些癥狀為“殘留癥狀”。
????? 據專家介紹,抑郁癥一般獲得一次性治療有效并不難,但大部分患者在首次發病之后會終身多次復發。主要是由于這些抑郁癥患者在使用藥物治療過程中,存在用藥劑量不足,療程不足,頻繁換藥,擅自停藥等不規范的現象,這不僅造成了醫療衛生資源的浪費,同時也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復。
????? 王剛說: “通過調查發現,目前我國臨床診治抑郁癥使用量化評估工具嚴重不足,臨床醫生對抑郁患者的治療缺乏規范化指導等因素,也是造成抑郁癥臨床管理問題的重要原 因。因此,在抑郁癥治療過程中,全程量化評估及綜合干預體系的建立也是規范抑郁癥治療的重要環節,其更有利于醫生對患者的治療全過程實施有效監控,管理及預警,也能夠幫助患者參與到疾病的自我管理中來,從而顯著提升患者的依從性,提高臨床治愈率。”
藥物治療安全廣譜是關鍵
????? 抑郁癥給人們正常的生活、工作以及身心健康帶來極大困擾,嚴重者會出現自殺想法和行為。據相關數據顯示,有10-15%的抑郁癥患者最終可能死于自殺。而在我國自殺和自殺未遂的人群中,抑郁癥患者占50-70%。然而,面對抑郁癥的嚴重危害以及高發病率的特點,患者接受相關藥物治療的積極性并不高,只占現有抑郁癥患者不到10%。
????? 面對龐大的抑郁癥患者人群和治療現狀,中南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所長李凌江教授強調:“量化評估和規范治療就變的尤為重要。”
?????“在抑郁癥的臨床治療中,藥物治療為根本,心理治療為輔助。面對抑郁癥發病群體的廣泛性,依據疾病特點分別針對抑郁癥狀、或抑郁合并焦慮癥狀等來進行藥物選擇,能有效改善軀體癥狀更佳。與此同時,廣譜安全也非常重要,舍曲林是目前FDA批準的最廣譜的的抗抑郁藥之一。”北京大學教學醫院北京回龍觀醫院院長楊甫德教授介紹。(文/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