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安全,應該
關進溫室,不必
14日,海南澄邁縣春游校車翻車事故的后續處理情況見諸報端。涉嫌安全生產事故責任的校長、投資人及涉嫌交通肇事的司機均已被刑事拘留,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事故發生后,人們紛紛惋惜幼小生命的逝去,也反思很多學校戶外活動時對安全的輕忽。但同時,也有一種聲音傳出:看來,以后孩子們要想再春游,可難了。誰還敢組織啊?對學校來說,費力不討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這個說法在身邊的家長朋友們那里得到了驗證。有的學校,戶外活動都大大縮減。校方私下說,孩子們金貴,萬一出了事,誰受得了!
從事故反思安全措施,把安全作為活動的前提,這個邏輯筆者非常贊同;但是,干脆不辦了,是不是有點矯枉過正了?
春游,表面看就是讓孩子跑一跑、玩一玩,停了也無傷大雅。實際上,這是讓孩子接觸大自然的好機會。美的教育就在看一枝花、賞一朵云的時刻,豐富的感受,就在“在草地上打一個滾、踢幾腳球”的嘻嘻哈哈中,協助、友愛、競爭、照顧,這些非常重要的交往互聯,在春游中都可以得到鍛煉。只守在課桌前死讀書,不符合兒童接受心理,會減損童年的色彩,也對孩子的長遠成長、特別是情商的訓練不利。叫停,多可惜呀!
筆者也不全是為春游擔憂,更憂慮的是這種“要么零防護、要么全叫停”的“省事”作法。
這作法不獨是校方省事心理在推動,也有家長的過度愛護心理促成。一看天兒有點降溫,不由分說把孩子包成個粽子;稍微有麻煩,自己俯下身子替子分勞。學校一心求穩,家長過于求安,于是孩子的成長天地便變得逼仄,由溫室化而孱弱,因不曾挫折而脆弱,隨體質下降而意志薄弱。一跟外國孩子搞夏令營,人們就驚呼:看看人家的小朋友,多獨立,多有責任,多勇敢!——好品質是正確的路徑塑造的,光羨慕結果,有什么用呢?
長期看,我們的孩子如果經常是“坐不垂堂”式的圈養,對堅強、旺健的民族精神塑造,將是莫大的傷害。
回到春游。應該做的是厘清責任邊界,不行“株連”。要按照教育部的通知精神,嚴格校外活動審批程序,做好方案,把事故的發生概率降到最低。同時,也別因噎廢食。
《 人民日報 》( 2014年04月15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