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榴莲芭乐丝瓜秋葵18,亚洲国产精品线播放,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中文在线观看www,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亚洲,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央媒觀豫丨馬街書會700年,跟記者體驗一場麥田里的國家非遺

編輯:李慧勤 時間:2/12/2025 9:07:54 AM 瀏覽:485

 

以天作幕,以地為臺,以書會友,以曲傳情。

  2月10日,正月十三,河南寶豐縣馬街村的百畝麥田人頭攢動、曲音不斷。一年一度的馬街書會在此響鑼開腔。

  “往年會期經常遇到雨雪,今年趕上好天氣。”64歲的劉秉利支好攤位,打起簡板,唱起了拿手的河南墜子。從藝50年,劉秉利為參加這次書會,推掉了商業演出,專門從200公里外的原陽縣趕來。

  馬街書會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正月十三舉辦,吸引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民間藝人。大家負鼓攜琴,頂風冒雪,在麥田中亮書獻藝、會友傳情。

  這邊河南墜子還未唱完,那邊平調三弦書又起。15歲的郭潤家童稚未消,和老師傅們拉唱得有聲有色,“我從小在馬街書會聽曲。希望早日出師,把這門非遺技藝傳承好。”

  書會現場,河南墜子、天津快板、京韻大鼓、山東琴書,數十種曲藝曲種同時上演。扒著密不透風的人群,觀眾李勝付聽得如癡似醉。“一日能看千臺戲,三天能聽萬卷書。趕這趟會,值了!”年過七旬的他,蹬了近3小時自行車來到現場。

  笑語江南客,無聲塞北人。寶豐有相會,馬街賞書琴。記者穿行麥田,但見民間藝人或獨自一人、或三五搭班,打起竹板,拉起琴弦,盡是南腔北調。

  當日,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劉蘭芳也來到現場助興。81歲高齡的她,剛從山東胡集書會趕來,又在馬街書會開腔。一段《岳飛傳》,仿佛招來千軍萬馬,聽得場下叫好連連。

  “1981年我首次到訪馬街書會,便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些年,我來書會已不下20次。”劉蘭芳說,作為老面孔,擔心觀眾生煩,看到大家一如既往的熱情,感覺就像回到娘家一樣。

  作為“年市、社火、廟會、燈會等”慶祝活動的特色舉辦地,馬街書會進入春節申遺文本。今年書會以“守望說唱,情系萬家”為主題,共設置17項活動。據統計,登記的到會藝人達1915人,共設536攤(棚)。

  傍晚,藝人們收拾齊整、陸續離場,馬街的麥田也復歸平靜。這里,踏過的麥苗不久后會再次破土,如同傳統曲藝的種子從鄉土生發,又將茁壯地拔節向上。(張文豪)

07a01863d82d4c96943c2f712b965950.jpeg

  馬街書會現場。郭東偉 攝

76b946a38b7641708a5af5992fc6d1c7.jpeg

  民間藝人在書會表演。張文豪 攝

7eca5ba58fb14770993ddc0a9bc6dc71.jpeg

  民間藝人在書會表演。張文豪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