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榴莲芭乐丝瓜秋葵18,亚洲国产精品线播放,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中文在线观看www,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亚洲,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文明中國·廣西篇丨欽州靈山:深化移風易俗 建設文明荔鄉

編輯:李瑩 時間:12/17/2024 8:57:31 AM 瀏覽:331

新華網欽州12月16日電 近年來,欽州市靈山縣把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通過聚焦制度建設、典型示范、探索創新等措施,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積極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推動移風易俗常態、長效。

??靈山縣精神文明建設碩果累累,“繪美荔鄉”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入圍全國志愿服務大賽總決賽并獲銅獎,新圩鎮萍塘村被選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移風易俗試點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點,2023年獲評廣西壯族自治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十百千”示范項目20個。

??發揮特色優勢 推進移風易俗

??靈山縣佛子鎮大蘆村以古宅、古樹、古楹聯“三古”聞名于世,現存300余副古楹聯,楹聯內容以修身、持家、創業、報國為特點,楹聯文化體現著勞氏家族家風家訓的深刻內涵。

??11月13日,“荔知音”文明實踐活動在大蘆村古宅舉行。靈山縣老年大學名譽校長華文仿以“文明暖心 荔知音荔鄉行”為主題,運用荔鄉白話、靈山話為村民們講述大蘆村悠久的楹聯文化,解釋楹聯內涵,讓群眾深刻感悟到其意義,加深對楹聯文化的理解,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好鄉風。

??近年來,靈山縣通過組織楹聯文化宣講活動、組織學生“研學教育”活動、組織書法愛好者、志愿者書寫楹聯贈送活動,讓群眾深切感受楹聯文化獨特魅力,同時更讓楹聯文化走進尋常百姓家。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群眾的文化素養,逐漸摒棄鋪張浪費、鄰里糾紛等不良風氣,形成文明和諧的新風氣。如今,翻寫楹聯、對對聯,學家規、揚家風,成為大蘆村近千戶群眾日常生活的常態。村民從楹聯中深刻領會家風家訓,將內涵銘記在心,自悟自省自修,形成人人自覺遵守的鄉約。目前,楹聯文化已成為推動靈山移風易俗、促進鄉風文明的有力助推器。

??聚焦典型示范 塑造文明新風

??舊州鎮重教獎學傳統歷史悠久,民間獎學活動可追溯至1987年。在舊州鎮賴氏獎學樓,這里配備有檔案室、財務室、活動室、會議廳、展示廳等各個功能場所,不僅有嚴格的規章制度章程,更有詳細的學子檔案庫存以及財務記錄。這座獎學樓,記錄著舊州鎮賴氏獎學的歷程,也是孕育下一輩優秀學子的大講堂。

??舊州賴家獎學委員會副會長賴高英介紹,賴家獎學委員會截至目前已堅持了16年,每年為考上前30的大學和國外知名大學的賴家學子授匾、頒發獎金,累計頒發獎學金60.8萬元,獲獎學子共421人。此外,獎學樓每年寒暑假都為學子開展免費的暑期培訓班,累計吸引140多名學生參與。

??舊州鎮參照“賴家獎學”模式,打造“重教獎學”鄉風文明品牌項目,利用周末、寒暑假等假期為學生提供文明新風宣講、非遺文化傳承和公益課堂等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在全鎮形成興文重教、崇學向善的文明之風。該鎮的“重教獎學”活動也為當地紅白事的簡化辦理樹立了新風尚,鎮黨委、政府積極協調統籌各氏族表彰優秀學子的活動,統一舉辦升學宴,既慶祝了學子金榜題名的喜事,群眾也不用多次參加升學宴,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和資金,在舊州鎮,喜事簡辦成為共識。

??新圩鎮萍塘村把移風易俗作為本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以移風易俗“五個統一”工作法為引領,運用村規民約、積分制、紅白理事會等方式深入推進移風易俗,進一步培育文明鄉風和良好家風,為鄉村振興注入“軟實力”。“宣”出好鄉風,從“軟件+硬件”全方位提升村內宣傳文化氛圍,讓文明之花開遍紅色村落;“評”出好典型,持續開展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身邊榜樣等活動的評選,并以“村晚”和村民大會等形式開展表彰和獎勵,實現以激勵表彰一戶來帶動一片,讓文明之風吹進每家每戶;“唱”出新氣象,將移風易俗以小品節目、有獎問答等形式融入村中文藝活動,讓文明之聲響徹田間地頭;打造好隊伍,成立了“文明新風志愿服務隊”,通過發放倡議書、舉辦宣講活動、入戶勸導等形式積極協助紅白理事會操辦村中的紅白事,讓文明之舉融入百姓日常。

資料圖:靈山縣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一個文明實踐結對共建好人館。新華網發(靈山縣文明辦 供圖)

??靈山縣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一個文明實踐結對共建好人館,通過圖文、影音、實物、留言交流等形式,生動展現靈山縣歷年來涌現的“道德模范”“荔鄉好人”“最美人物”“先進典型”等97人的先進事跡,實時更新內容,向社會開放,截至目前參觀人數超1.5萬人次。在各鎮(街道)、村(社區)文明實踐所(站)充分利用宣傳欄、景觀小品、墻繪等形式,對移風易俗工作、活動進行廣泛宣傳,文化陣地展示有移風易俗宣傳欄、道德模范、星級文明戶等先進典型事跡、紅事新辦“六提倡六反對”、白事簡辦“八建議八提倡”等內容,使移風易俗真正入眼、入耳、入腦、入心。

??靈山縣常態化開展身邊榜樣、十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等選樹宣傳活動,累計評出縣級身邊榜樣113人、星級文明戶4713戶,最美荔鄉人45人、文明家庭76戶、荔鄉好少年180名、市級及以上道德模范(中國好人)22人,鄉村振興最美志愿者43人,帶動群眾積極參與家庭文明建設、移風易俗等活動,讓移風易俗新思想深入群眾心中,弘揚文明新風尚。

??深化文明實踐 提升幸福指數

??三海街道雙鶴社區在靈山縣范圍率先創建了“您碼上說,我馬上辦”網絡便民平臺,居民群眾可以在平臺點單志愿服務活動。雙鶴社區的志愿服務活動既細致又周到,僅需通過掃碼便能輕松“點單”所需服務。2024年以來,雙鶴社區共組織1150人次志愿者精心開展義診、普法宣傳、衛生清潔等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110余場次,有效增強社區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雙鶴社區志愿者張茂英說:“我從單位退休后就加入了雙鶴社區的志愿者,從事志愿服務工作已有6年時間,只要社區有活動我都積極參加。我的工作時間會存在‘時間銀行’,將來等自己無法提供服務時,我就會通過‘時間超市’兌現服務,讓志愿者為自己服務,何樂而不為。”

??原來,“時間超市”是靈山縣首個參照銀行的儲蓄和管理制度設立積分管理超市,按照“低齡存時間、高齡換服務”的原則,鼓勵社區志愿者為轄區有服務需求的老人、殘疾人提供鄰里關照、外出代辦等志愿服務活動,志愿者參加志愿活動一小時記積分2分,積分不僅可以用于兌換生活物品,還可以在高齡時候換取志愿服務,目前社區累計志愿服務時長達5000多小時,實行積分兌換52次,服務社區群眾2萬余人次,這樣的模式有效激發了志愿者服務的熱情和內生動力,社區居民們都踴躍地參加志愿服務活動。

資料圖:雙鶴社區志愿者鄧秀忠向社區居民宣講移風易俗新思想。新華網發(靈山縣文明辦 供圖)

??舊州鎮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農家書屋等平臺,以“運河向海 文明先行”為主題,積極開展文明勸導、移風易俗、文藝演出等各類群眾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活動,極大地豐富運河沿線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積極開展“星級文明戶”“身邊榜樣”等先進典型的評選宣傳活動,營造學習先進典型的濃厚氛圍,有效提升群眾文明素養,有效助力平陸運河等重大項目的建設。

??持續探索創新 推動長效發展

??靈山縣建設“荔鄉文明超市”“巾幗靚家”家庭銀行、德育積分超市411個,群眾通過獲評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身邊榜樣或參與移風易俗、關愛互助等志愿服務活動獲取積分,兌換積分,激勵廣大群眾踐行移風易俗弘揚文明新風。2020年在全市率先建立并不斷修訂完善《靈山縣志愿者星級評定優待管理辦法》,每年對獲評星級志愿者可憑證書享受免費體檢、免費看電影、旅游、購書等多項優待禮遇,提升志愿者的榮譽感和美譽度。

??靈山縣在組織實施“愛心媽媽”“荔園講堂”“義剪”等150多項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的基礎上,著力培育打造舊州鎮重教獎學、“繪美荔鄉”、“荔知音”等一批具有靈山特色的移風易俗和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品牌。創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平臺載體,結合中國荔枝之鄉的特色,以荔枝形象推出“魅荔靈山 鄉風文明”主題微信系列表情包,以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讓鄉風文明理念更接地氣、更有人氣,把文明禮讓、文明新風的規范用新媒體方式植入群眾活動的指尖日常,以群眾常用、能用的方式把文明鄉風傳播得更遠更有成效。(“文明中國”主題采訪報道組:芮靜 張倩 欽州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