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將持續推進兒童友好街區、公園等建設(資料圖)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孫科
日前,《鄭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快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對外公布,鄭州提出,讓兒童友好成為鄭州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識。
建設兒童友好城市,對城市發展有哪些作用?打造全國先行示范兒童友好城市,鄭州底子如何?
鄭州新方向讓兒童友好空間遍布全市
此次《決議》,鄭州明確讓兒童友好理念成為社會共識和全民自覺,讓兒童友好空間遍布全市,讓兒童友好成為鄭州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識。同時,從城市建設、社會政策、公共服務、權利保障等多個角度作出要求。
如規定,鄭州市、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和各開發區管委會應當高度重視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工作,將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納入本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專項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并提出,由鄭州市婦兒工委、市發展改革委負責統籌、協調、指導和督促全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工作。引入“1米高度看城市”兒童視角,將兒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建設。
鄭州還將持續推進兒童友好街區、公園等各類兒童友好空間建設,推動各類公益性場所對兒童免費或優惠開放。
建設兒童友好城市好處多
兒童友好城市于1996年在聯合國第二屆人類居住會議上提出,提倡不論是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或者社區,都應該在公共事務中給予兒童優先權,將兒童納入決策體系,讓城市更加適合兒童成長,更好地保護兒童權利。
2021年,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把“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列入重大工程;《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年)》指出,建設一批國家兒童友好城市。
國家層面部署后,河南很快跟進。河南省、鄭州市“十四五”規劃綱要、兒童發展規劃都將“建設兒童友好城市”列為重大工程或主要目標。
2022年4月,《鄭州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方案》印發,提出,到2025年,鄭州要建成在全國先行示范的兒童友好城市;到2030年,建成國家兒童友好城市。2022年6月,鄭州市成功入選全國第一批14個建設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名單。
2023年、2024年,鄭州連續兩年將“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全省率先出臺了《鄭州市兒童友好城市規劃建設技術導則(試行)》和社區、公園等5個兒童友好重點領域建設指引。
“建設兒童友好城市,能有效助推城市向更高品質發展。”在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生態文明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王新濤看來,兒童是人生成長中的重要階段,為兒童提供更好的“軟硬”條件,有利于增強城市發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續性,對區域和人口的持續發展意義很大。
從產業經濟的角度來看,建設兒童友好城市,能帶動教育、托育、健康等相關產業發展,創造新的供需增長點,助力傳統產業升級,增加城市吸引力。
鄭州曬建設“成績單”
據鄭州市婦聯相關人士介紹,當前,鄭州在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方面,已取得了多項實實在在的成績。
——成功舉辦“中非兒童手拉手”、東盟友好家庭社區研學等國際交流活動;
——學前教育3年毛入園率穩定至95%,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鄭州經驗”全國推廣;
——投資3800余萬元建設3個中央預算內兒童友好項目,建設街區、社區、學校、公園、醫院、出行系統等兒童友好單元200余個;
——5個典型案例連續入選2023年、2024年《中國兒童友好城市發展報告》,1個典型經驗做法入選《城市兒童友好空間建設可復制經驗清單(第一批)》……
一大波“鄭州樣板”“鄭州經驗”,讓鄭州的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走在了全國靠前位次。
不過,上述人士也坦言,建設兒童友好城市,鄭州還面臨部門職責不清、規劃體系不完善、兒童友好產業發展不充分、公共空間適兒化改造不突出、兒童友好理念不深入、地區發展不平衡等問題。
《決議》進一步厘清了職責,提升了鄭州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科學化、系統化和法治化水平。
深圳、長沙等地已開啟“搶跑”模式鄭州需更進一步
不僅是鄭州,近年來,多地都在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方面有了新布局。
在省內,鶴壁將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納入2024年度鶴壁市重點民生實事,相關項目建設、改造已全面鋪開。
洛陽則從“1米高度看城市”兒童視角出發,通過把兒童友好納入洛陽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專項規劃等舉措,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當前,鶴壁、洛陽已分別入選第二、三批建設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名單。
除了省內地市的“追趕”,鄭州還面臨省外城市的競爭。
早在2015年,深圳就在全國率先提出系統性建設兒童友好城市。去年底,深圳舉行了首屆兒童友好博覽會,吸引了超10萬人次觀展。
湖南長沙已出臺了兩輪三年行動計劃,鋪排34大行動98項任務。在全國首創兒童友好城市標識,發布國內第一本兒童友好官方白皮書;頒布兒童友好型街區、小區、企業和學校建設指引。
如今,越來越多的城市正在積極推動兒童友好型城市建設,并將這一理念融入城市發展中,鄭州能否搶抓時機,為城市發展增添更多動能,這場“突圍戰”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