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宋敏 通訊員 黃大綱)8月27日,記者從河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獲悉,《政府采購系統和公共資源電子交易系統數據共享交換規范》(以下簡稱《規范》)省級地方標準已獲批正式發布,標志著我省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省級地方標準實現“從0到1”的重要突破,將為全省政府采購系統與公共資源電子交易系統之間數據共享交換提供規范性的指導依據。
該《規范》于2022年8月立項,在省市場監管局和省財政廳的指導和支持下,由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會同有關單位共同起草,將于11月25日起正式實施。
以標準化引領規范化,作為應用標準開展行業管理的具體實踐行動,《規范》規定了政府采購過程中數據共享交換的技術要求,明確了計劃備案與登記分包、場地預約與采購公告、評審專家抽取進場與開標評標、中標(成交)供應商確定與結果公告、合同備案與公告等方面內容,為全省財政部門、公共資源交易機構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數據共享交換工作標準化路徑。
《規范》作為省級交易系統與采購系統深度融合、高效聯動的先進數據技術規范,為市、縣交易系統對接采購系統提供了參照樣板。《規范》實施后,將推動交易平臺橫向互聯互通,加快實現全省各級交易系統與采購系統之間互聯互通的“N+1”格局,為全省政府采購交易數據歸集、統計、分析奠定堅實基礎。
采購系統自動加密抽取評審專家,防止人為故意泄露專家信息;評審專家進場前收到僅有評審時間、地址的通知信息,刷身份證進場后方知所在評標室、項目名稱……《規范》實現評審專家抽取進場數字化,減少交易過程人工過多參與,防止專家進場評審之前與采購人、代理機構、供應商等勾連串通、權力尋租。
減輕全省財政負擔的同時,釋放利企便民新動能。業內專家表示,《規范》為全省110個市、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提供免費的系統對接數據技術標準,防止“誰對接、誰投資,誰研發、誰使用”,避免系統重復建設、資金重復投入。同時,交易系統與采購系統之間的數據實時推送、同步共享,項目登記實現一次提供、自動受理,采購公告實現一次發布、同步推送,避免采購人或代理機構重復操作,精簡辦事流程、壓縮辦事時間、減少人工工作量,大幅提高政府采購質效,為經營主體松綁減負。
據介紹,《規范》實施后,將取代傳統的人工報送數據,確保數據及時、全面、真實的同時,使交易記錄來源可溯、去向可查、監督留痕、責任可究,實現政府采購監管部門實時監管、精準監管、全程監管,提升政府采購智慧監管水平。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