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型生產力。從無人駕駛到智慧政務,眾多人工智能應用深入千行百業,離不開強大算力支撐。當前,多地根據自身優勢資源稟賦,加大投入建設算力基礎設施,提升算力供給,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科學謀劃
為更好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多地出臺相關政策,科學規劃發展方案,確保項目建設與地區經濟發展情況相適應。
今年4月,北京發布《北京市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2024—2027年)》。根據《方案》,北京將改變智算建設“小、散”局面,集中建設一批智算單一大集群。預計到2025年,基本建成智算資源供給集群化、智算設施建設自主化、智算能力賦能精準化、智算中心運營綠色化、智算生態發展體系化的格局。
作為國家樞紐節點和數據中心集群城市,成都正科學謀劃、有序發展算力基礎設施。在天府數據中心集群起步區內重點布局以計算服務為主的大型數據中心,限制建設小型數據中心;鼓勵各區(市)縣優先招引體量大、算力強、生態好、市場化運作的數據中心項目,限制引入以存儲服務為主的數據中心項目,著力提升本地算力規模。
河南省對數字基建和智算中心的發展高度重視。今年印發的《2024年河南省大數據產業發展工作方案》明確,河南將深度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建設。河南今年計劃投資568.25億元,用于支持智算中心硬件設施建設、技術研發、應用推廣等,推動全省數字經濟增速保持在10%以上。
今年以來,寧夏著力實施數字產業化量級提升行動,加快建設七大數據中心,力爭新增標準機架6萬架以上,更好發揮寧夏“東數西算”樞紐節點作用,努力把“交換中心”“算力中心”變成“投資中心”“效益中心”。
成效顯現
隨著政策落地見效,各地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如火如荼,算力供給能力不斷提升。
北京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擴展至海淀區、全國首個人工智能數據訓練基地正式啟用、發布100個人工智能大模型高質量訓練數據集、大規模智能算力集群加快建設……今年以來,北京部署算力的腳步加快。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總經濟師唐建國介紹,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新建5G基站1.42萬個,累計建設12.16萬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55個。
7月2日,天府智算西南算力中心在成都正式投入運營,作為成渝樞紐的重要算力節點,該中心將助力成都人工智能核心產業發展,推動傳統行業“智改數轉”。浪潮電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川藏區域總經理張健介紹,中心部署了元腦AI服務器算力機組,基于開放多元的系統架構,可高效支持多種多元AI加速芯片,并通過高效的網絡解決方案和調度算法,將千億參數大模型訓練的算力效率提升至80%。
在鄭州航空港區北部豫發錦榮信息科技園內,鄭州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建設正酣。該項目占地面積約4.6萬平方米,總投資16.357億元,旨在打造河南省最大的智算中心。河南空港數字城市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王景仲介紹,項目一期工程預計今年9月底即可實現投產,屆時將擁有2000P算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走進寧夏中衛市的西部云基地,可以發現一批在建或新建成的數據中心比鄰而居。近年來,中衛市先后獲批國家(中衛)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和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先后建成亞馬遜、中國電信等10余個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建成全國首個萬卡級智算基地,算力質效指數位居西北第一。
賦能轉型
算力基礎設施建設落地,正加速賦能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
2022年5月,總投資109億元的成都智算中心正式投運,中心首期能提供總計300P的人工智能算力,相當于15萬臺高性能個人計算機的算力。成都智算中心董事長兼總經理王志國介紹,成都智算中心目前的合作用戶共195家,包括政府部門、高校院所、企業等。
今年,北京聯通在門頭溝區打造京西智谷自主創新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算力達到500P。作為全國首個“政府+運營商”智算中心和北京市唯一全國產化自主創新算力中心,京西智谷為國產化AI基礎軟硬件提供公共算力,統籌實現數據中心、云計算與網絡資源的深度融合。在河南許昌,中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已建成投用100P算力,未來將擴容至300P。這一中心不僅服務于天氣預報等公共服務領域,還助力多家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銀川市委常委、副市長衛鵬鵬介紹,銀川與企業發展合作前景廣闊。一是合作夯實算力基礎設施,推動超算、智算中心建設,支持企業探索建設零碳、綠色數據中心。二是合作培育數據要素產業生態,支持企業在醫療、金融、公積金等領域打造一批典型數據流通應用場景,共同繁榮銀川市數據要素產業生態。三是合作打造典型人工智能應用,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政務、醫療、教育、治水等領域深度應用。
不斷夯實的算力基礎設施正在為數字經濟發展構建起堅實的骨架。2023年,四川數字經濟整體規模突破2.2萬億元大關,占全省GDP比重達到36.6%。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數字經濟保持高質量發展態勢,數字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長7.8%,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六成。
文/經濟日報記者 夏先清 楊子佩 楊開新 韓秉志 劉 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