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榴莲芭乐丝瓜秋葵18,亚洲国产精品线播放,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中文在线观看www,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亚洲,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金融進山,萬畝荒山栽滿老百姓的“搖錢樹”丨“微”觀改革

編輯:李慧勤 時間:8/6/2024 9:57:28 AM 瀏覽:522

編者按:近日,中共河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印發《2024年第二季度改革典型案例紅榜通報》。

這些改革樣板“以小見大”:聚焦小切口,落地“微創新”,推動深改革,帶來大變化。

頂端新聞推出《“微”觀改革》系列策劃,聚焦示范性、引領性的改革紅榜案例,以微鏡頭看改革,深入挖掘這些做好改革“大文章”的一線經驗。

頂端新聞記者 肖風偉

上榜案例:

信陽市光山縣盤活集體林經營權 金融資本進山入林

曾經的荒山坡,在村民們眼里,最多就是去撿撿柴火。誰也沒想到,這里既可以變成“綠水青山”,也可以變成“金山銀山”。

率先探索實施信用擔保抵押貸款模式,推動金融資本進山入林,進一步拓寬“兩山”轉化雙向通道,讓群眾端上“綠飯碗”,吃上“生態飯”,2022年以來,光山縣通過集體經營、林權流動,成功進行了多項林權改革和探索,登上了2024年河南省第二季度改革的“紅榜”。

時值盛夏,漫山青綠。對于光山縣的很多村民來說,如眼前青山,蓬勃和希望,也成了他們未來日子的關鍵詞。

加入合作社,農民變“股民”

“現在桃子收成正好,再過段時間,咱們中藥材和油茶果就可以收了!”光山縣新天地生態林茶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功斌,看著滿山碩果,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

天氣熱,陳功斌每天只讓村民趁著早上“上班”,上午9點前準時下工回家,既能錯過日頭最旺的時候,還不耽誤自家的事兒。

2016年,在鄭州事業有成的陳功斌,返回家鄉涼亭鄉牽頭創辦新天地生態林茶專業合作社,打算流轉荒山種植油茶。

光山縣位于大別山區信陽,有集體林地88萬畝,自2008年起,根據國家政策全面推進集體林改,進行產權明晰,承包到戶。到2012年,全縣確權勘界辦理新版林權證6.1萬本。

這些林地到了老百姓手里,到底該如何用?很多人不知道還有啥價值,在老家的,撿撿柴火,外出打工的,任由撂荒。

其時,光山已有部分企業在進行林地流轉。陳功斌開始探索,以合作社的形式,從農民手里流轉林地種植油茶。

油茶樹生長周期長,從栽種到產果,需要5至7年,種植8到10年才能獲得收益。陳功斌成立合作社之初,按每畝50元至300元的價格與村民簽訂30年土地流轉協議,并按收益的10%分紅;凡不要租金以土地入股的,按入股土地面積產生收益的20%比例分紅;合作社將總收益的10%交給村集體。

2016年冬天,陳功斌開始領著農民開荒。幾十臺拖拉機開上荒山,“天氣冷颼颼,我們干得紅紅火火。”

2017年春,油茶樹種下,經過幾年的艱辛努力,至今累計投入近6000萬元,種植油茶由最初的3700多畝,擴大到如今的1.2萬余畝。

在山上住了8年,油茶樹漸漸掛了果。為確保入股農民收益,合作社采取了“以快養慢”的舉措。“春天賣毛尖,夏天賣桃子,入秋賣藥材,還可以采茶籽,油茶果可以賣錢,到了冬季快過年的時候,牛肉可以賣錢,保證一年四季都有東西賣。”

合作社每年都要請村民翻地、除草、施肥、采摘和管理,用工量非常大,有時每天用工超過300人,帶動了附近3個鄉鎮9個村上百名農民就近就業。那些無法出去打工的,或者外出收益不及在家鄉的,都紛紛返家。63歲的陳勇厚,妻兒身體都不好,把家里的林地流轉后,還在合作社開割草機,一年收入超過3萬元,并且還能照顧家庭。今年過年時,陳功斌還特意取了現金,給合作社的“股民”們分紅。

“龍頭企業+基地+農戶”

探索多種模式

去年9月,光山縣仙居鄉長興鎮村的王虎昌,關注到一則消息: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這項改革涉及全國2600多個縣、1億多農戶。

其時,王虎昌返鄉創業剛滿兩年半。

2021年3月,在外創業多年的王虎昌回到老家信陽光山,創辦虎昌農場,先后流轉8個村民組500余畝土地。這500余畝土地,都是沒人愿意承包的荒山坡地,雜草叢生、荊棘遍地。他栽上桃樹,在桃樹林下套種西瓜、花生、芝麻等,今年,他又開始嘗試在林下套種小麥、油菜等。

有了農場,村民們就有了就業機會。村民除獲得土地流轉收益外,還可以到農場從事移栽瓜苗、施肥除草、修剪澆水、采摘等。

備受村民信任,2023年3月,王虎昌成了長興鎮村“兩委”負責人,主持長興鎮村日常工作,“返鄉能人”成了村支書。

讓王虎昌振奮的,就是文件傳遞的精神,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生態美、百姓富。

在光山縣林茶局副局長王樹森看來,林改就是既要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也要達到共同富裕和鄉村振興的目標。

在“吃透”文件精神后,光山縣依照中央最新的改革要求,人地分離之后,要讓生產要素流轉起來,這是改革措施里面的第一要務,就是解決“活”的問題。所有權歸集體所有,承包權歸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承包,經營權社會主體都可以來。無論是城市的人、工商資本、社會資本,都非常歡迎共同進山入林投資林業。

第二就是要“融”,是在生態保護情況下,要把林地利用、融合起來。

第三就是“共同富裕”。所以,特別推廣家庭林場、股份合作林場的模式,帶動老百姓一起致富。

在此背景下,光山縣開始探索集體林經營權與國企合作、集體林經營權流轉、“龍頭企業十基地十農戶”三種模式,盤活集體林經營權,推動金融資本進山入林。

辦理林業貸款近1億

為產業發展“托底”

位于光山縣的河南藍天茶油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龍頭企業”。河南藍天茶油有限公司總經理溫明華表示,他們2012年起,就流轉1.2萬畝荒山種油茶。油茶進入采摘期后,再承包給周邊農戶,收益由公司與農戶共享。這種“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文殊鄉7個村數百戶上千人增收。

“縣里對我們提供了很多支持,一是對于新開發的小苗,進行3到5年的補貼,扶持企業快速成林;二是后期的油茶樹,有專門的項目資金和技術支持。林業專家、高校教授、農科院專家,都是我們的技術顧問。”溫明華說。

光山縣林茶局副局長王樹生說,在金融資本進山林中,考慮到油茶投資大、收益慢,對于企業來說是個長期投入,就專門提供了油茶專項貸款,以光山縣油茶發展有限公司作為承貸主體,采取“群眾出地、公司出錢、鄉村組織、全民參與、成果共享、收益分成”的模式,與鄉村合建油茶示范基地。“比如針對油茶的貸款,總共分6年投放,每畝可以達到4263.9元,基本覆蓋了維護費用,這樣就有更多的企業和合作社可以心無旁騖去做。”

隨著集體林權改革深入推進,光山林業產業也向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邁進。目前,流轉林地51起、面積2.18萬畝,辦理林業貸款業務 197 筆、9675 萬元。全縣催生了6個萬畝、50個千畝連片油茶種植基地,油茶種植面積達32.37萬畝,林下經濟總面積25.5萬畝。

專家點評:

企業化經營 集體林有了致富新路徑

中央黨校經濟學部教授 徐祥臨

在工業化的機會成本面前,一批農民放棄了農業,導致農村勞動力流失。嚴重的,甚至出現土地、山林撂荒,傳統小農經濟面臨了很大挑戰。

光山縣用企業化經營,代替了過去一家一戶分散單干的小農經濟方式,有了資金投入、市場分析,必然比小農經濟具有科學性。特別是科學技術的應用,農業企業就可以做到,包括合作社的理事長,都是素質高的農民,他們可以把先進生產力引入市場。

需要考慮的是,農業是個需要長期投入的產業,土地作為生產成本,要考慮租期長期穩定的預期。土地歸集體所有,發揮統分結合的優勢,由集體來經營,能夠高效利用資源,而且成本很低。光山通過集體林權改革,配合金融加持,走出了致富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