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作為傳統文化中的四禮之一,蘊含著對未來婚姻生活的美好希冀,對每個人都有著重要意義。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把婚俗改革作為移風易俗、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有關部門的共同發力之下,文明節儉的婚俗新風吹進了千家萬戶。
多形式文明婚儀“落地奔現”
今年“520”,一場簡約而不簡單的集體婚禮在呼和浩特“火出圈”。
22對新人選擇用公交車作為婚車向幸福出發,由傳統的“租賃豪車比排場”向“溫馨節儉重氛圍”進行轉變,吸引了眾多路人紛紛叫好。當“開往幸福的巴士”抵達藍天白云、綠草如茵的呼和浩特市烏素圖杏花谷集體婚禮儀式現場時,雖然沒有震耳鞭炮、彩禮嫁妝,也沒有奢華酒席,但“杏”福樹下,卻絲毫不差喜慶和浪漫。在親人和嘉賓的見證下,交換信物、共飲合巹茶、牽手立誓、頒發結婚證 ……22對新人完成了儀式感滿滿的傳統婚禮流程。整場婚禮簡樸而又典雅,不落俗套、更有紀念意義。
近年來,為了推進婚俗改革,呼和浩特市通過政府引導+群眾參與集體婚禮的方式,為扎堆結婚的新人搭建平臺,不定期策劃、組織了不同主題的多場集體婚禮。因其節省開支,節約籌備時間和別具特色而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喜愛,報名參加的新人們也越來越多。
“輕量化婚禮”逐漸流行
除了集體婚禮,隨著婚俗改革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自行籌備婚禮的過程中主打一個“輕操作”,草坪婚禮、露營婚禮、旅拍婚禮等有別于傳統婚禮的模式逐漸成了他們的首選。此外,不接親、不租婚車、不要彩禮也沒有嫁妝、取消伴郎伴娘團等也成了很多新人的選擇。不少年輕人認為,傳統觀念上的接親流程意義并不大,加上現在很多年輕人并沒有在家鄉所在地結婚,接親還要租酒店套房、租婚車等,都是可以省去的支出。他們希望能省則省,最重要的是主打一個輕松。于是,“兩個人的婚禮”“兩個人加雙方父母的婚禮”“一桌酒席的婚禮”,成為不少新人的選擇。
“我和新娘都不注重排場,只希望把日子過得甜蜜就好。”不久前,市民秦先生夫婦舉辦婚禮時選擇無車隊、無攝影,甚至新郎自己擔當司儀。接親車隊都是親朋好友的私家車,攝影請朋友幫忙拍。減少了繁瑣的程序,愛情和婚姻反而變得更加純粹。而原本少則十道熱菜八道涼菜的豪華婚宴包桌,也被自助餐替代。
越來越多的新人用文明定格浪漫瞬間,也給整個城市文明帶來了一股清風。用他們的話說,在傳統的繁瑣和現代的簡約之間,他們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平衡點,讓愛情在簡約中更顯珍貴。
多方聯動掀起文明婚儀新風
“樹新風、講文明,婚嫁事宜仔細聽;不跟風、不攀比,天價彩禮是陋習……”連日來,呼和浩特市新城區生蓋營村村民自編自導了《鄉里鄉親帶動團》的小品節目在腦包村演出“火了”,村民們將婚事新辦、喜事簡辦、摒棄攀比浪費、拒絕高額彩禮、傳承優良家風等移風易俗內容融入小品中,引導和鼓勵廣大群眾從自身做起、抵制鋪張浪費、高額彩禮等陳規陋習,營造樹新風、破舊俗的濃厚氛圍。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文明辦攜手民政、婦聯、團市委、工會等部門圍繞文明婚俗理念普及積極作為、多方發力,引領廣大群眾摒棄陳規陋習,培育文明婚俗新風尚。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組織活動,大力宣傳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邀請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五好家庭、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代表深入社區、村鎮開展文明婚俗宣講活動,引導廣大干部群眾要從自家做起,從自身做起,自覺抵制高價彩禮,反對攀比之風,以實際行動營造健康節儉文明的婚嫁新風。
此外,呼和浩特市民政部門依托各婚姻登記處引導群眾對“簡約文明、輕財重禮”新婚俗的認同,設立新人承諾環節,承諾婚事新辦從自身做起。呼和浩特市團市委組建9支“新風尚志愿宣講隊”倡導每個家庭和青年男女尊重婚姻本質,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婚姻觀、愛情觀,促進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營造自由平等、節儉文明的婚嫁新風。呼和浩特市婦聯向廣大家庭發出《抵制高額彩禮 倡導文明婚俗》倡議書,招募成立抵制高額彩禮志愿勸導隊9支,成員近百人,上門開展宣講勸導,組織婦聯干部、巾幗志愿者、網格員等,進村入戶宣講移風易俗政策和典型事例。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投資集團深入基層開展巡演活動,通過精彩紛呈、喜聞樂見的小品、戲劇、歌曲等形式倡導遏制高額彩禮,傳遞文明婚俗新風,營造文明婚俗社會氛圍。通過多方聯動,引領廣大群眾摒棄陳規陋習,抵制高額彩禮,培育文明婚俗新風尚。(供稿:內蒙古自治區文明辦 內蒙古文明網)
來源:中國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