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因煤而生、因煤而興的平頂山,今天正向新而行、加速轉型,大力推動中國尼龍城高質量發展、白龜湖科創新城高水平建設,打造7大產業集群、12條重點產業鏈,全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平頂山如何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中原煤倉”向“材料之都”邁進?本期推出河南日報社黨委委員、副總編輯萬川明領銜的采訪組深入平頂山市調研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悟。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萬川明 闕愛民 張海濤
盛夏時節,走進平頂山市衛東區上徐村,昔日的煤礦早已不見蹤影,新建的電子半導體產業園生機勃勃。
從燃料到新材料,從傳統產業到前沿賽道,小村莊折射著城市大變遷。
因煤而生、因煤而興的平頂山,今天向新而行、加速蝶變,以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為牽引,圍繞“兩城”建設(推動中國尼龍城高質量發展、推動白龜湖科創新城高水平建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賦予“一塊煤”全新意義,“中原煤倉”正向著“材料之都”邁進。
創新之城:從采礦區到白龜湖
平頂山東部地下深處,平煤神馬最早投產的二礦正在智能化采煤;平頂山西部的白龜湖畔,堯山實驗室里科研人員忙碌于新材料的研發。
7月初的一天,記者走進平頂山,感受著這座城市的發展脈搏。
和許多資源型城市一樣,多年來平頂山憑借資源優勢快速發展。但資源也是把“雙刃劍”,“餡餅”往往變“陷阱”。
一“煤”獨大,平頂山形成了偏短、偏粗、偏重的產業體系。改革開放之初,煤炭在平頂山GDP中所占比重高達90%以上,城市的重心也在東部北部等老礦區。
記者從平頂山市相關部門了解到,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國家能源政策的調整,平頂山產業結構弊端逐漸凸顯,生產總值增速在2009年至2017年的9年間,曾有7年居全省后3位。
“對于平頂山這樣的資源型城市而言,破解結構性矛盾突出的難題,必須打破路徑依賴,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以高水平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新濤說。
面對如何轉型發展的必答題,平頂山堅定走好創新這個“華山一條路”,打造一流創新生態,匯聚一流創新要素,不斷提升區域創新能力,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
從東部北部的老礦區,到城市西部的白龜湖科創新城,透過城市地圖,看到的是這座城市發展路徑的躍遷。
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鷹城特色,平頂山按照“一核兩區、一環兩帶”空間格局,規劃了59平方公里的白龜湖科創新城,這里將匯集國內外創新型企業、平臺、人才、項目等,成為平頂山高質量發展創新引領區。
堯山實驗室是平頂山搶占科技創新制高點的關鍵支撐,也是白龜湖科創新城的核心要素。這座省實驗室就像它的名字一樣,正在新材料領域攀登“堯山”。
平頂山學院副院長、堯山實驗室副主任米立偉告訴記者,堯山實驗室服務河南以及平頂山新材料集群重點產業鏈等建設,圍繞尼龍等特色研究方向攻關,一些科研成果已在平頂山落地。
白龜湖科創新城建設扎實推進,各項科技政策措施亮點頻現,出臺《平頂山市“十四五”科技創新和一流創新生態建設規劃》等一系列科技政策和獎勵文件,構建完善“引育用留”人才政策體系,不斷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創新成為這座昔日煤城最鮮明的新標志。
一顆可吸收接骨螺釘,植入人體內能被完全吸收,這是堯山實驗室眾多“黑科技”成果之一;煉焦煤資源綠色開發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入列,省科學院平頂山產業技術研究院、龍門實驗室平頂山成果轉化中心揭牌成立;功能性纖維、特殊性能鋼等一批填補國內空白、實現進口替代的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投放市場。
2023年,平頂山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2.06%,居全省第5位;獲河南省科學技術獎9項,居全省第3位;創新創業活躍度居全省前列。
尼龍之城:從“一塊煤”到“萬條絲”
連綿山嶺中,蘊藏著煤海。廣袤平原下,存儲著鹽礦。
平頂山是國內品種最全的煉焦煤和動力煤生產基地,優質主焦煤品質亞洲第一、世界第二;葉縣巖鹽資源豐富,儲量約3300億噸,素有“中國巖鹽之都”美譽。
地下的煤、鹽等資源,在地上演繹出這樣的場景:平煤神馬首山碳材料有限公司煉焦過程中產生的氫氣,鹽化工企業生產的氯堿,作為原料源源不斷送往下游尼龍、PC等企業。
產業鏈條交織,勾連出城市經濟的大文章。
如何避免粗放發展,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這是平頂山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
不斷探索,努力破題,推動中國尼龍城高質量發展,成為平頂山尋找到的關鍵一招。
“傳統產業不是落后產業,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米立偉表示,很多傳統產業可以借助新的科技成果,進行改造、融合、延伸,從而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平頂山和中國平煤神馬集團政企聯動,推動全市煤化工、鹽化工、尼龍化工“三化一體”協同發展,向創新要動力,使一塊煤、一粒鹽蝶變為多種尼龍化工產品,讓老產業煥發新活力,聚力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尼龍雖有近百年歷史,但也是不老的新材料,科技支撐其不斷推陳出新。
在平煤神馬集團尼龍纖維全流程重點實驗室,科研人員正在研發超高強絲。超高強絲可用于生產大型飛機輪胎骨架材料,保障我國航空供應鏈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實驗室承擔的7項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科研課題,有3項已進入產業化階段。
來到平頂山神馬簾子布發展有限公司,單根可承重12公斤的尼龍絲讓記者稱奇。公司代理總經理蘇通介紹,最快3天能研發出1個高端差異化產品,目前正研究從植物中提取纖維生物基尼龍56纖維。
目前,平頂山已經形成從上游的煤炭開采,到煤焦化工、尼龍原料,再到下游的尼龍聚合、改性、紡絲、織布、印染,以及聚氨酯、聚碳酸酯、工程塑料制品等全產業鏈條,打通了世界最完整的碳基尼龍化工產業鏈。
中國尼龍城共入駐相關企業和項目200余個,尼龍城制造業稅收占全市制造業稅收的比重達30%。2023年平頂山各類尼龍新材料產品產能達300萬噸,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
按照中國尼龍城的發展規劃,到2035年產值規模力爭達到5000億元,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整、競爭力最強的尼龍新材料產業基地。
平高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特高壓生產車間內景。楊紅亞 攝
材料之城:從鏈式發展到集群效應
正在改變平頂山市產業結構的,不僅僅是尼龍產業。
目前,平頂山聚焦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新能源儲能等7大產業集群,以及12條重點產業鏈,全力構建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其中新材料產業集群,除了尼龍,關鍵金屬、高純石墨、新型化工、生物環保、第三代半導體等領域也在大力推進,煤城大步邁向“材料之都”。
平煤神馬集團中宜創芯碳化硅粉體項目。平煤神馬集團供圖
位于衛東區的河南電子半導體產業園內,平煤神馬集團中宜創芯公司車間碳化硅粉體項目生產線馬力全開。從生產燃料、原材料到生產新材料,平煤神馬集團創新發展步伐不斷加速。
去年以來,平煤神馬集團立足自身高端硅、碳等基礎材料優勢,規劃建設了中宜創芯年產2000噸碳化硅半導體粉體項目,填補了我省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空白。
“碳化硅是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材料,將形成萬億級市場規模。”公司董事長孫毅告訴記者,目前產品很受市場歡迎。
正在改變世界的芯片,離不開超純金屬制成的導線。超純金屬的純度到底能達到多少?位于寶豐縣的河南國璽超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新答案是99.999999%,一連串的“9”標注著一種極致追求。
立足石墨資源優勢,平頂山石墨產業不斷提檔升級,全國細結構人造特種石墨約七成產自平頂山。特種石墨新材料企業東方碳素公司去年成功登陸北交所,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長年保持在20%以上,在韓國、土耳其等國際市場上其產品也是香餑餑。
新材料產業集群之外,更多產業在強鏈壯群,培育新質生產力。
平高電氣全面攻克了特高壓交直流輸電開關設備研發設計、制造工藝和工程實施等一整套關鍵核心技術,成功研制了多個創造“世界首個”和“世界之最”的高壓開關產品;河南躍薪智能機械有限公司研發出無人礦山調度系統,實現國內首例礦區全程無人作業;60GWh儲能及動力電池超級工廠項目,有望打造我省本地動力電池龍頭企業。
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從一塊煤到12條重點產業鏈、再到7大產業集群,平頂山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步伐鏗鏘,正邁向更廣闊的產業新天地。
魅力鷹城。呂貴峰 攝
主政者說
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勇開新局
□平頂山市委書記 陳向平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新優勢的戰略選擇。平頂山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錨定“兩個確保”,持續實施“十大戰略”,主動破除路徑依賴,找準主攻方向,大膽探索實踐,善作善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努力開辟轉型躍升新境界。
發展新質生產力核心在創新引領。以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為牽引,突出政策集成,強化科技、教育、財政、土地、金融等政策協同,出臺“1+N”政策體系,激發各行各業創新發展活力。突出平臺謀劃,建成各類實驗室、產業技術研究院、中試基地等省級以上創新平臺336家,成為推動科技創新的主陣地、吸聚人才的主平臺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力軍。突出主體培育,完善“微成長、小升高、高變強”創新型企業梯次培育機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39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690家,實現量質齊升。突出人才引育,實施平頂山英才計劃、十萬大學生集聚工程,實行“全職+柔性”“編制在高校、事業單位,工作在企業”引才機制,集聚高端創新創業人才。突出成果轉化,建立“名企+名校”“高校院所+技術平臺+產業基地”等協同機制,推進技術攻關、“五鏈”耦合和產學研用融通,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33.6%,成為全省首批產教融合型城市建設試點。
發展新質生產力根基在產業支撐。著眼做強優勢產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未來產業,大力實施產業鏈補全、重大項目攻堅、創新提升和融資暢通“四大行動”,推進“三大改造”和“一轉帶三化”,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精準對接,聚力構建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等“7群12鏈”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通世界最完整碳基尼龍新材料產業鏈,尼龍新材料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戰略性新興產業對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44.6%,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獲國務院督查激勵。
發展新質生產力關鍵在載體孵化。圍繞高質量發展中國尼龍城,構建煤化工、鹽化工、尼龍化工“三化一體”大尼龍格局,建成全球最大尼龍66原液著色纖維生產基地,被認定為國家尼龍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圍繞高水平建設白龜湖科創新城,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元素和關鍵內容,規劃59平方公里眾創空間布局,制定31項支持政策,突出“5+4+X”先進制造業體系,打造創新高地、產業高地和人才高地,大大提升了科教資源和現代產業的集聚能力。圍繞高效能打造開發區主陣地,整合建成10大先進制造業開發區和3個現代服務業開發區,推動產業發展向高效集群全面提升,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載體。
下一步,平頂山市將主動融入國家和區域發展大局,聚焦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進一步堅定方向、尊重規律,產業為基、政企聯動,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勇開新局,以動能之變、結構之變、質量之變走好高質量轉型發展之路,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貢獻更大力量。
中國尼龍城遠眺。平頂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記者手記
“平”面幾何?
說起平頂山,很多人印象中它是一座煤城。就連郭德綱說相聲,也把在平頂山和大同之間倒騰煤炭的段子,用來打趣不會做生意。
先有煤礦,后有城市,因煤而興,也因煤而困,煤炭是平頂山繞不開的元素和話題。
先入為主的固有印象,只有深入了解才會改變。記者走進平頂山的工廠車間探尋發展活力,沉浸于平凡角落里感受煙火氣息,發現這座昔日的煤城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它主動擺脫戀煤情結,加快資源型城市轉型步伐,從生產車間到研發機構,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熱潮可知可感,老工業基地呈現著既鮮明又多元的嶄新面貌。
它在變新。躍遷之道,要在創新。平頂山正在打造一個創新之城,過去煤炭里蘊含著城市的發展動能,現在新動能在實驗室里噴涌、在新生產線上激蕩,己二腈、對位芳綸等一批關鍵生產技術獲得突破,高壓輸變電、8N超高純銅提純等技術世界領先。
它在變輕。長期倚重煤炭產業,導致平頂山經濟結構偏粗、偏重。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平頂山因地制宜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讓煤化工、鹽化工、尼龍化工等不斷延鏈補鏈強鏈,同時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平煤神馬集團踏入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新領域,充分折射出平頂山經濟結構變輕的新趨勢。
它在變美。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發展方式轉變讓平頂山生態環境大幅改善,“一城煤灰半城土”成為歷史,穿城而過的湛河儼然一幅生態畫卷,白龜湖與城市相依相融,一碧萬頃、風光旖旎,紅嘴鷗年年來此棲息越冬。
回溯平頂山的歷史,原平煤集團和原神馬集團職工一度超過20萬人,真可謂一個產業托起一座城。今天,昔日“中原煤倉”的產品目錄已不再是只有一塊煤,而是一根絲、一粒藥、一塊硅,還有高純石墨、超純銅、新能源電池等,讓人眼花繚亂。
煤的故事還在延續,但卻不斷生發新意。
從平煤一礦誕生的牛皮火燒,如今已是市級非遺項目,成了當地美食的一張新名片。
源于煤,卻又超越煤,小小火燒如此,一座城市更是如此。
平頂山神馬簾子布發展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平煤神馬集團供圖
平頂山●新質生產力先鋒譜圖
創新天團
2023年,平頂山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2.06%,居全省第5位;獲河南省科學技術獎9項,居全省第3位;創新創業活躍度居全省前列
產業家底
平頂山建成全球最大尼龍66原液著色纖維生產基地,尼龍66工業絲、簾子布生產規模世界第一,尼龍66鹽生產規模亞洲第一。2023年平頂山各類尼龍新材料產品產能達300萬噸,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中國尼龍城2035年產值規模力爭達到5000億元,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整、競爭力最強的尼龍新材料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