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手”創河南,今天來認識“土”專家,2024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王慶安。
新鄉市獲嘉縣農業農村局土肥站站長 2024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王慶安:過早的揚花它(小麥)容易早衰,一定要灌溉均勻點。(化肥)一袋子100斤,施10到12畝地,也不能用量太大了。
抓一把土就知道土壤墑情,摸一棵苗就知道地里的水肥供應,這是和土肥打了33年交道的王慶安的一雙手。鄉親們說,老王點“肥”成金,有種地的“金手指”。
新鄉市獲嘉縣種糧大戶 郭冬芳:王站長的手就是可神奇了,土用手一摸 就知道差啥肥料,補多大的量 跟儀器差不多。
新鄉市獲嘉縣種糧大戶 徐方子:去年剛好在爛場雨的時候,我們的小麥長得非常健壯,他站在我身邊,我感覺到很踏實,豐收在望的感覺。
農戶們憑啥這么信任王慶安?這還要從他數十年潛心研究土壤配方和施肥技術說起。
新鄉市獲嘉縣農業農村局土肥站站長 2024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王慶安:通過深耕翻或者深松將犁地層打破,弄到40公分,作物根系就扎得比較好點了,對他的產量也有比較大的幫助。
獲嘉縣分布有粘土,砂土和壤土,要想糧食高產,先要搞清楚不同的土壤在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季節怎么澆水施肥。為此,王慶安在全縣設置了十個試驗點,一年四季泡在田里收集數據。
新鄉市獲嘉縣農業農村局土肥站站長 2024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王慶安:每年播種之前,我們根據試驗結果,向廣大農民群眾推薦三到四個配方,沒有細致的工作我們就拿不到這個準確的數據,有了數據,我們才能有底氣地對老百姓說。
多年來,王慶安一直在摸索滴灌和微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剛開始農戶并不接受,他就在年輕的種糧大戶中尋找推廣對象。當時,村民郭偉承包了200畝退耕還林后的農田,不僅是沙土地,南邊比北邊還高出將近一米,漏水又漏肥。
新鄉市獲嘉縣種糧大戶 郭偉:從這頭往那頭澆的時候,沖一個溝水就都跑了,根本不往兩邊擴散。我沒法弄了,我這可咋辦呢?
新鄉市獲嘉縣農業農村局土肥站站長 2024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王慶安:針對他這地塊,我提出了水肥一體化下的精細管理措施。
在王慶安的精心指導下,郭偉的沙土田當年小麥畝產達到600公斤,比同地塊用傳統方法管理高出了一倍。農戶們看著實實在在的效益,紛紛開始在自己田里鋪上滴灌帶,如今,獲嘉縣三分之一的土地都用上了王慶安推廣的這種水肥一體化管理法,平均每畝減少20%—30%的肥料使用量,增產15%以上。
隨著國家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的展開,玉米密植技術成了農民關注的熱點。怎樣能把專業技術一次講明白,王慶安先在地板上擺開了示意圖,又把示意圖搬進了培訓課件里。
新鄉市獲嘉縣農業農村局土肥站站長 2024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王慶安:老百姓更直觀能看到,這樣播種密度會增加,會通風透光,有利于高產。
【現場】 掃一掃就能找到我們
作為河南省首席科普專家,王慶安手機存了1000個農戶的電話,占到他通訊錄的三分之二還多,一天到晚咨詢的電話響個不停,外人看著不勝其煩,而他自己卻樂在其中。
新鄉市獲嘉縣農業農村局土肥站站長 2024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王慶安:老農民在種地的過程中,他是國家糧食安全的貢獻者,我們能給他搞點服務,能使他多收點,你給老百姓一解決(問題)。老百姓說,誒喲,老王真不錯,咱感到心里可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