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孩子胃里取出的“怪物”
□記者李曉敏文平偉攝影
本報訊看著從女兒胃中取出的“毛發團”,爸爸蔡亮(化名)忍不住心驚,他從來沒想到,近年來導致女兒瘦弱、嘔吐的原因竟是這樣一個“怪物”,而這個“怪物”竟然是由女兒妞妞(化名)一點點吃下去的。
8歲女孩吃飯常莫名嘔吐
8歲的妞妞來自周口太康一個農村,自小跟隨爺爺奶奶生活,和同齡孩子相比,妞妞偏低偏瘦。
今年春節,過年回家的蔡亮發現妞妞不僅瘦小,吃飯也不多,每次吃完飯后,妞妞都會嘔吐。蔡亮帶著妞妞去了當地醫院,外部觸摸后,醫生發現妞妞上腹有腫塊樣東西,隨后的CT檢查顯示,妞妞胃腔擴張并有物體填充,不過醫生不能確定這是什么。
隨后妞妞被送到省人民醫院。該院小兒外科主任醫師張書峰診斷后發現,妞妞從左上腹到右腹部即整個胃部都按起來硬硬的,而孩子的手指甲有明顯的啃咬痕跡,已經“禿”了,從孩子家長那里得知妞妞平時除了常啃咬指甲之外,也會咬毛衣上的線頭等。
根據孩子情況,結合之前胃部CT片子上那看上去滿滿當當的填充物,張書峰與家屬溝通后決定為孩子實施手術。
醫生從胃里取出“毛團”
3月27日中午,妞妞被推進手術室。當主刀醫生張書峰、助手王曉暉從胃部切口處取出內容物時,現場的醫生、麻醉師們都震驚了:這是一個和胃部形狀一模一樣的“混合織物”,外觀像胃部的形狀,主要由頭發纏繞而成,間雜著線頭、食物殘渣……
據醫生介紹,取出時這團東西大約3斤重,幾乎占滿了整個手術用的不銹鋼彎盤。
“這肯定是孩子從小一點點吃進去的。”張書峰說,妞妞這個由毛發等雜物組成的“編織胃”,屬于異食癖造成的。異食癖多見于兒童,指經常、反復吞食非營養性物質。造成異食癖的原因跟幼兒期的精神障礙或者部分營養物質長期缺乏有關。
“絕大部分是由于心理原因造成的。”張書峰說,目前,醫院正在對孩子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妞妞的手術也很順利,再過一周就可以出院。
張書峰提醒,目前留守兒童較多,家中老人更偏重照料孩子的衣食住行,而出于對孩子缺乏父母關愛的補償心理,一般會縱容孩子其他方面的表現。其實,孩子的行為規范和性格發展一樣需要家長的關注。如果發現孩子日常生活中一些異常表現,要及時進行引導和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