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丨日前,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指出要加強與其他重大發展戰略的銜接,更好融入和支撐新發展格局。中部地區如何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對接,有哪些領域可以切入?哪些短板需要補上?連日來,河南日報社財經全媒體中心記者分赴三個區域,采訪相關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等,請他們分析當地好的經驗做法,圍繞中部地區崛起如何更好與其他戰略之間協同發展建言獻策。
俯瞰雄安站。 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緊抓科技創新
主動融入京津冀
在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的召開,為中部地區發展擘畫出更清晰的路線圖。連日來,記者采訪不同領域專家學者,對京津冀與中部地區協調發展的相關話題進行解讀。
深度融合提升創新合作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周道許認為,中部崛起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部崛起對夯實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落實新質生產力發展相關要求,完善產業集群和產業鏈都有著重要意義。”他說,中部地區是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重要的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
推動中部地區產業發展,有哪些好的路徑?周道許認為,當前,中部地區應緊抓新質生產力培育,在創新領域強化區域聯動合作。他建議,河南省可與京津冀高科技企業產學研聯動合作,推進芯片、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銜接。此外,加快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低碳的聯動發展,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各類項目的跨省跨域合作,開展糧食產業和能源、資源產業的安全保障與發展合作等。
區域聯手實現互利共贏
“中部地區的河南省和山西省與京津冀在空間上具有毗鄰性,在文化上有相通性,聯系更為緊密。”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劉榮增認為,便利的交通條件為實現京津冀與中部地區的協調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極大方便了兩地人才流動,帶動旅游等相關產業聯動發展。
劉榮增表示,京津冀與中部地區協調發展可以實現互利共贏。他說,河南等中部地區具有資源優勢和較大的人口規模,這些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撐,中部地區龐大的消費市場也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而京津冀能夠為中部地區科技創新提供助力,“尤其是北京,是科技基礎最為雄厚、創新資源最為集聚、創新主體最為活躍的區域之一,在教育、科技、人才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從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角度看,未來可以引導京津冀的技術研發成果輻射中部地區,中部地區為京津冀產業孵化提供空間和平臺。”劉榮增說。
新時代的中部崛起,底色應該是創新。劉榮增建議,中部地區企業應該秉承以科技創新為導向的發展理念,加快產業鏈、供應鏈的換代升級,追求更高質量的開放發展,與發達地區實現更深層次的聯動。
發揮優勢強化互補支撐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要求。河南省政府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耿明齋認為,推動京津冀與中部地區協調發展可以重點從兩個方面進行對接。
加強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合作。京津冀特別是北京,是國家科技教育的重鎮,聚集了大量科技教育界的高端人才和優質資源。河南當前教育科技資源不足,在中部崛起的關鍵時期,應該進一步推動京津冀地區的優質科研資源向河南分流。
河南應積極承接京津冀的創新成果并實現產業化。耿明齋提到,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的必要環節是中試,河南具備提供中試的基礎和條件,“河南應加大中試基地建設的力度,充分利用本地平臺為北京的高端科研成果產業化提供中試基地,實現與京津冀地區的深度對接,吸引高端產業落地。”
上海黃浦江外灘區段兩岸樓群。 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積極鏈接資源
持續借勢長三角
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提出,要加強與其他重大發展戰略的銜接,更好融入和支撐新發展格局。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對接,加強與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融合聯動。這也意味著中部崛起不再是區域命題,要跳出中部看中部,以更開放的視野和姿態,尋求中部崛起的廣闊空間。而與長三角實現資源融合,或是中部崛起命題的關鍵著力點。
看基礎:中部崛起是支撐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內容
“中部地區與長三角山水相連,合作層級在互惠共贏中不斷躍升。”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首席專家楊暢表示,促進中部崛起是中國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地區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
2004年3月,“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國家發展改革委也在文件中明確提出,中部地區在我國區域發展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令人欣喜的是,20年來,中部地區在全國經濟中的重要性日益明顯。“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年度GDP數據,2023年中部地區六個省份GDP總和約為全國的21.6%,相較2012年提高了1.4個百分點,顯示了在經濟整體格局中的地位進一步凸顯。”楊暢表示。
通過推動中部地區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能夠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空間由沿海向內陸地區拓展,加快形成東中西區域良性互動、協調發展新局面。
“中部地區要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對接,有可能在規劃對接、改革聯動、創新協同、設施互通、公共服務、市場開放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在推進具體工作上,可借鑒前期經驗,通過設立相關聯動機制予以保障。”楊暢表示。
看抓手:新質生產力已成中部崛起新動能
座談會提出,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這為中部崛起指明了方向。山西的化工冶金、安徽的汽車、江西的航空、河南的盾構、湖北的電子、湖南的重工都是閃亮的名片,也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沃土。
“中部地區跟長三角地區天然就有著很密切的聯系,從經濟融合的角度來看,交通系統的融合是一個大前提。”上海沃蘭特航空技術有限責任公司高級副總裁黃小飛告訴記者,交通的發展大大擴展了人的活動半徑,服務于城市化、城市群,以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新技術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無疑會進一步拉近中部地區與長三角的距離。
他還提到,新質生產力使生產效率、品質大幅提升,以新技術新產品驅動新的應用場景、社會需求。中部地區產業基礎較好,東部地區技術創新走在了前沿,在產業鏈互補方面也大有可為。
看未來:生產要素加速流通助力中部起高峰
上午8點48分從鄭州東站出發,中午12點31分即可抵達上海虹橋站,對于不少往返中部地區與長三角的商旅人士而言,G370是他們最熟悉的高鐵班次之一。
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黨委委員、綠色化學工程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李久盛是這趟列車上的常客。作為區域合作持續升溫的親歷者,在他看來,中部地區工業基礎良好、人才素質匹配,對新技術需求迫切,這也為中部地區與長三角深度對接奠定了良好基礎。
事實上,隨著交通的便捷,人流、物流這些要素流動更加活躍,這既加速了經濟循環,又為區域合作提供新的動能。
看文旅,現代藝術與青山綠水交融,加強兩大片區文化IP的交流及引入,可創造文旅經濟新的增長極;看中醫藥,當古老的資源與文化,疊加現代營商環境與研發扶持,傳統產業也煥發了勃勃生機;看人才,中部地區往往是勞務輸出大省,長三角則是創新人才輸出高地,兩地在循環之間各取所需。
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 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承接產業轉移
深度銜接大灣區
春天是生機盎然的,中部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的經貿協作也迎來新機遇。
當前,大灣區表現出產業結構調整、空間資源受限等發展新特點,這為中部地區與大灣區兩大區域間產業升級與空間轉移創造出新契機。按照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的要求,兩大區域間應如何深化對接?記者采訪了大灣區相關領域專家及豫籍企業家代表。
優勢互補,有序承接產業轉移
“中部六省集聚全國1/4以上的人口,是我國經濟內循環的關鍵地區,區域優勢明顯。”南方科技大學會計學講席教授、中國教育部長江講席學者、廣東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財經咨詢專家曾曉亮表示,中部六省各具獨特優勢,需凝聚合力、資源共享、強化聯動。
曾曉亮表示,座談會上的要求可以概括為六個方面:平衡區域發展、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優化和升級產業結構、推進科技創新和教育資源合理分配、注重生態文明建設以及促進鄉村振興和城鄉結合。這六個方面的要求不僅是對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具體指導,也是在全國層面對區域均衡發展、創新驅動、綠色轉型的全局戰略部署。
有序承接大灣區產業梯度轉移,中部六省需著重關注產業鏈的互補。曾曉亮說,大灣區高新技術、金融服務、生物醫藥等產業具有國際競爭力,中部地區擁有傳統制造業等優勢產業,雙方有形成產業鏈互補的基礎。雙方可在科技研發、人才培養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推動中部地區科技進步與產業升級。此外,建議設立區域性金融資產交易平臺,加強兩大區域資本市場的溝通交流,吸引國內外資本投資中部六省的綠色產業。
多方發力,吸引社會資本流入
“推動中部六省與大灣區資本聯動,建議設立產業引導基金。”深圳市梧桐眾享資本投資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曹蘭蘭表示,中部六省與大灣區在經濟結構和發展水平上存在差異,同時也有互補性,通過設立產業引導基金,可以促進兩大區域的資本流動和產業合作,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曹蘭蘭進一步闡述,可將產業引導基金作為核心抓手,以政府引導基金作為母基金,吸引有實力、有資源的子基金落戶,與各類社會資本共同投資支持中部地區產業孵化,有效通過市場化方式推動優質產業落地發展。
河南大學深圳校友會執行秘書長趙陽建議,持續加強兩大區域在教育領域的協同。他表示,這不僅需要雙方的高校開展學歷教育等方面的合作,更重要的是要推進優勢互補,綜合考慮政產學研等多個要素。例如,兩地可以依托優勢學科、產業、資源和團隊,聯合創設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孵化基地等,瞄準市場應用場景,推動開展產業孵化。
深圳弦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曼的關注點在于深化兩大區域間的文旅產業對接上,她建議搭建系列文化合作平臺,如中部地區可以組織文化尋根活動,也可與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等大灣區特色文旅資源合作,開展特色文旅活動,增強兩大區域間的文化交流與融合。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靜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賈永標 賴蘇婷 王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