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榴莲芭乐丝瓜秋葵18,亚洲国产精品线播放,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中文在线观看www,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亚洲,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攢多少才夠養老?真的需要100萬元

編輯: 時間:7/30/2015 5:56:47 PM 瀏覽:3178

退休后,靠工資養老夠嗎?近日,清華大學教授楊燕綏公布《中國老齡社會與養老保障發展報告(2013)》顯示,目前我國養老金替代率僅為社會平均工資的40%左右。這意味著,即使現在月收入1萬元,但退休后只能拿到4000元。記者計算,一個家庭月支出5000元,退休后到85歲,要花費230余萬。市保險協會壽險部主任何玲認為,在養老金替代率普遍偏低的基本情況下,老年人收入能力趨弱但支出需求增多,建議從30歲開始為養老金做準備。

績效工資群體退休后收入落差較大

市民王先生兩年前退休,退休前是一位教師,退休后他的工資是在崗時工資的85%,月收入在3700元,只減少了600元。“績效等一些平時的補貼也沒有了,收入差距感還是有的。”王先生說,和過去一到老了就省吃儉用不同,現在中老年群體更在乎健康、生命,生活質量訴求也就隨之提高。盡管不像年輕人有很多應酬花費,但日常保健、外出旅游的花費反而更多。“工作時壓力大,都指望著退休時能好好放松到處走走。”王先生認為,在退休前工資只是維護當時生活水平的情況下,退休后工資打折,生活質量肯定相應打折。

盡管還有10年才退休,可市民孫女士已開始為退休后的收入來源發愁。現在一個月5000元的收入,夠基本生活,但在孫女士的工資中有70%來自績效。“我退休后工資可能只有2000塊錢左右,很難想象到時候咋生活。”孫女士發愁地說。

養老金替代率偏低影響退休生活

清華大學教授楊燕綏近期公布的《中國老齡社會與養老保障發展報告(2013)》顯示,目前我國養老金替代率(養老金占工資的百分比)僅為社會平均工資的40%左右。根據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2》,中國的養老金替代率在持續下降。由2002年的72.9%下降到2005年的57.7%,到2011年,再降至50.3%,低于國際警戒線(55%)。

替代率是衡量養老生活是否舒適的關鍵指標,即勞動者退休后每年收入與退休前工資收入之間的比率。替代率下降,意味著保障水平也相應貶值。例如,某公司員工今年退休前工資是10000元/月,退休后僅從社保領取4000元/月退休金,則養老金替代率=4000元/10000元=40%。根據世界銀行的建議,養老金替代率大于70%,即可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如果達到60%-70%,即可維持基本生活水平;如果低于50%,則生活水平較退休前會有大幅下降。

大連保險協會壽險部主任何玲多年關注養老問題,何玲表示,退休之后老年人的收入能力逐漸變弱,而支出需求卻越來越多,特別是隨著年齡增長慢性病問題逐漸顯現,健康支出大為增加。

大連地區養老問題更為明顯。本市憑借依山傍海自然優勢,吸引了眾多外地養老置業者。數據顯示,目前,大連市60歲以上的老年人共有101.3萬人,占全市人口總數的17.97%,先于全國16年進入老齡化人口城市,并仍以年均4%的速度遞增,高于全國年均3%的增長速度。

王女士夫妻兩人均為30歲,稅后收入是1萬元,正常生活的必要開銷是月收入的70%,即7000元。

假定雙方在60歲退休,需要維持25年的退休生活(壽命85歲)。

退休后按每月支出5000元計算,考慮每年3%的通貨膨脹率,25年總花費約為231.33萬元。

退休后25年夫妻二人的全部社保養老金收入,折算現值為120萬元。

需要自己補充的養老資金:231.33萬元-120萬元=111.33萬元。

養老金替代率

2002年72.9%

2005年57.7%

2011年50.3%

算賬

現月收入過萬元到老了也要精打細算

理財分析師以市民王女士家庭為例計算,王女士夫妻兩人均為30歲,稅后收入是1萬元,正常生活的必要開銷是月收入的70%,即7000元,結余3000元。假定雙方在60歲退休,以需要維持25年的退休生活(壽命85歲)為例。

一方面,王女士一家如果把每月結余3000元全部攢起來(不用于儲蓄或其他任何投資),考慮每年3%的通貨膨脹率,可積累108萬元(3000×12×30);另一方面,夫妻兩人退休后的25年,降低開銷,按照每月支出5000元計算,考慮每年3%的通貨膨脹率,約為231.33萬元。而按照社保養老金替代率40%來計算,則退休后25年夫妻二人的全部社保養老金收入,折算到60歲(退休后第一年)的現值為120萬元。

在上述計算中,如果不考慮王先生一家今后55年的其他理財規劃,比如購房換房、子女教育、購車、旅游等,夫妻倆要保證退休25年維持生活水平不下降,則:總支出231.33萬元-單純依靠社保養老金的總收入120萬元-工作期間積累的現金結余108萬元,剛達到收支線。

建議

養老類產品長期優于短期

養老金準備的方式有多種,比如購買養老年金產品、購買理財產品。何玲特別提醒,對養老類產品,長期優于短期。生命周期的長短是不能控制的,但是養老保障類產品越早投入越好,以實現養老保障與生命同長。另外,重大疾病類保險產品十分重要。購買這類險種時注意,那些面面俱到式險種,能提供的保障反而有限,建議選有針對性的保障產品。

對于將股票、基金等作為退休后收入補充,需要考慮高回報伴有的高風險。養老類產品以穩健為前提,建議不要盲目冒險。

30歲開始就應該為養老攢錢

通常來說,一位收入中等的白領退休后如果僅需維持基本生活,各項退休收入與退休前工資收入之間的比例大概需40%,60%-70%是比較合適的水平。特別是在房價走高時購置房產的中年群體,他們未來還需面對老年還貸的問題。

大連保險協會壽險部主任何玲表示,社保特點是廣覆蓋,但只能保基本,僅靠社保,并不能保證退休后維持更舒適的養老生活。可以通過購買補充養老保險(即企業年金)、個人儲蓄型養老金以及商業保險來提高整體替代率,還可以通過銀行養老性理財產品以及其他投資渠道,構建一個立體化的養老保障體系。

何玲建議,如果希望退休后能繼續維持較高生活品質,那么從年輕時就開始進行養老儲備。通過購買商業養老保險、金融投資,甚至不動產投資等等,為養老積蓄資產。

目前,1985年以后出生的中青年群體,即將或已經跨入而立之年。盡管“老年”距離這個年齡還有很長的時間,但養老問題卻已近在眼前。何玲說:“為退休做準備越早開始越好,從30歲開始較為理想。因為按照本科畢業就工作計算,到30歲時已工作多年,收入趨于穩定并開始有一定的積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