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的王綏枝再一次戴上安全帽,站在天安門廣場正在施工的國慶花壇前。
作為我國首批插花花藝大師,王綏枝在1997年便開始參與國慶花卉布置工作。2012年以來,從北京花木公司退休的她,已連續12次擔任國慶大花籃建設的特約顧問。
“能夠見證國慶大花籃的建設歷程,我深感榮幸,也很愿意為大花籃的施工、設計貢獻一點力量。”9月19日下午,正在施工現場提供技術指導的王綏枝告訴記者,今年國慶大花籃預計于9月25日搭建完畢,這段時間,她每天都會到現場盯工序、看進度、提建議,“天天早出晚歸。”
在王綏枝和相關工作人員努力下,以喜慶花籃為主景的“祝福祖國”主題花壇已初見雛形,吸引眾多游客駐足觀看,為即將到來的國慶營造了濃厚節日氣氛。
“從1986年天安門廣場首次出現立體花壇算起,國慶大規模花卉布置已持續了38年。廣場中心大花籃建設最早可追溯到2012年,隨著時間演變,花籃形態愈發完美。”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城鎮綠化處三級調研員宋學民介紹,今年國慶,象征豐收的五谷(水稻、小麥、小米、黃米、大豆)、祝福祖國生日快樂的萱草將首次應用在大花籃上。
宋學民告訴記者,技術團隊參照真實五谷原型設計建模,通過3D打印對比真實度并進行調整,然后放大加工。每一顆谷粒都要經過阻燃處理,精細打磨、上色后再匯成小支,最終組成整枝谷穗。對萱草花、萬壽菊等新花型的骨架造型,則進行了更精準的塑形與處理,布套與骨架貼合度更高,花瓣更加平展,形態更加逼真。
“建成以后,花壇底部直徑45米,為牡丹圖案,寓意繁榮昌盛。花壇頂高18米,籃體高16米,籃盤直徑12米,花籃籃體南側書寫‘祝福祖國,1949-2023’,北側書寫‘歡度國慶,1949-2023’字樣。”宋學民說。
施工現場,兩臺起重機輪流揮動巨臂,將花枝和谷穗逐一吊起,精準插入大花籃的相應區域,完成一塊塊立體“拼圖”。
用相機記錄下作業流程的青年學生小許說,自己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國家越來越富強了,“看著這么多人為搭建花籃而努力,為祖國慶生作準備,我非常感動。我也注意到,今年大花籃新增了五谷元素,更加體現出中國特色。”
據了解,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4周年,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除了在天安門廣場布置“祝福祖國”主題花壇,還將在長安街沿線布置10組立體花壇。其中,東長安街5組花壇以中國式現代化五大特征為主線,描繪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西長安街5組花壇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主線,展示人民群眾不斷提升獲得感、幸福感的美好畫面。
“‘一帶一路’題材也是今年花壇設計的一大亮點。”宋學民舉例說,今年恰逢共建“一帶一路”10周年,布置在西單東南角的“幸福之路”花壇,便以中歐班列、貨輪以及海豚為主景,寓意共建共享、合作共贏。(中國紀檢監察報記者 瞿芃 文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