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春季,陸續有各種人工種植的野菜品種上市供市民選購,也有人認為野菜還是吃野生的好,在郊外或小區綠地采摘野菜食用,這樣做真的安全嗎?近日,有報道稱市民因挖野菜遇險,記者采訪多家醫院急診科也了解到,幾乎每年春天都有因誤吃野菜導致中毒的病例發生。那么,采摘野菜有哪些注意事項?該如何正確食用野菜?
4月26日,由河南省科協主辦,大河網承辦的科普中原百家談第二十六期特別邀請到河南農業大學青年教師馬燕、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醫師高艷霞兩位專家,向大家科普采食用野菜的注意事項。
科普中原百家談第二十六期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醫師高艷霞
河南農業大學青年教師馬燕
營養|野菜營養價值有幾多?含豐富膳食纖維但需留意其生長環境
“常見的野菜有薺菜,馬齒莧,蒲公英,車前草,灰灰菜,白蒿,掃帚菜,面條菜,榆錢等。此外還有目前正處于食用時節的槐花和香椿芽等,都深受大家喜愛。尤其是薺菜是我國北方家庭餐桌上的常客,常常用作餃子餡,或者用來做包子。”馬燕介紹,野菜在我國有著悠久的食用歷史。我國的野菜種類有成百上千種,按質地可分為草本植物、藤本植物、木本植物;按食用部位,可分為莖菜類、葉菜類、花菜類、果菜類、根菜類和菌類等六大類。
“野菜富含膳食纖維素,可以促進人體的胃腸道蠕動,有利于人體排出體內的毒素和垃圾,對防止便秘和結腸癌有一定的作用。另外,很多野菜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可以治療疾病。”高艷霞表示。
那么,野菜是不是天然綠色食品?營養是否高于常見蔬菜?對此,馬燕表示,事實上,大部分野菜雖是自然生長的,但并不算綠色食品。如果生長的位置不合適,如水源、土壤中含有過量的重金屬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那么這些物質可能會被野菜吸收,并在野菜中富集。此外,汽車排放的尾氣、空氣中的污染物也會在野菜葉片表面沉積。因此,長在公路、工廠附近的野菜受到污染的風險會大大增加,它們看上去干凈鮮嫩,但如果食用的話,可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營養方面,雖然很多野菜的膳食纖維、維生素C含量比栽培蔬菜高,但由于野菜表面灰塵偏多,且有些野菜有一定苦味,因此大家在食用前會先浸泡、焯水,而經過處理后,野菜本身的營養物質流失較多,營養價值并不見得就比普通蔬菜高。“此外,野菜草酸、生物堿的含量比較高,會影響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從這個角度說野菜并不存在營養上的特別優勢。采摘食用野菜更多是一種樂趣和情懷。”馬燕表示。
采摘|野菜雖好如何“取之有道”?既要食用安全也要注重環保
采摘野菜也要“取之有道”?對此,馬燕建議大家采摘野菜時一定要確保可以食用,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對不熟悉、不認識的野菜不要采摘,避免誤食有毒野菜。
2.仔細辨別與常見蔬菜長相相似的野菜,如區分清楚有毒的海芋和可食用的芋頭、有毒的曼陀羅和可食用的秋葵等。如無十足把握,建議不要采摘。
3.避開污染區,如化工廠、污水、公路、垃圾填埋場等區域,避免食用被污染的野菜引起食物中毒。即使是公園里的野菜,也可能被打藥消殺處理過,其灌溉也達不到飲用水標準,因此不建議食用。
不僅如此,采摘野菜除了要考慮食用安全,還要注重環保。“許多野菜屬于植被保護和城市綠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河道兩岸的野菜,是確保堤壩安全、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屏障,如果被隨意挖走,會產生嚴重后果。”馬燕介紹,野菜根須發達,對防止水土流失有著積極作用。許多被民眾挖過野菜的地方,原來的草皮被刨起來,甚至直接裸露出土壤,不利于水土保持。因此,防止過度采摘野菜導致的環境破壞和生態失衡。
從環保角度出發如何正確采摘野菜?馬燕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1.有些野菜是草本植物,采摘時不要連根拔起,野菜的根還能繼續生長。
2.有些木本植物如果過度采摘會影響植物后續開花結果、種子成熟,間接影響了植物繁殖。
3.有些野菜屬于野生植物資源,掠奪式采摘會使野生植物生存環境遭到破壞,導致野生植物資源不斷減少。
區分|擦亮雙眼!這些有毒野菜莫采摘
馬燕介紹,市民應盡量選擇傳統的、本地種植的、具有多年食用歷史的野菜,慎重購買、采摘新出現或很少見的野菜。有些野菜外觀相似,但其實不能食用,比如以下三種:
1.毒芹
毒芹又叫作野芹菜、白頭翁。葉子與普通芹菜的葉子比較像,但是全株都有毒。以花的毒性最大,一般在陰涼潮濕的地方常見,夏季開花。誤食可能會出現惡心、四肢麻痹等中毒癥狀。
2.石蒜
石蒜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它還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做彼岸花,沒有開花的時候與咱們平時吃的蒜很像,但是它的球根是有毒的,誤食會產生嘔吐、腹瀉等中毒癥狀。
3.曼陀羅
曼陀羅在不開花時與秋葵很像。但曼陀羅的根、莖和葉,以及果實都有毒,以種子的毒性最高。這種野菜可以用作麻醉,甚至有“東方麻醉劑”之稱,誤食會出現休克、昏迷等癥狀,甚至危及生命。
“另外還有一些野菜,如狼毒草、野生地、毒蘑菇等也多含有毒物質,誤食會導致惡心、嘔吐、手腳發冷、頭暈、昏迷,嚴重的可造成死亡。”馬燕補充道。
食用|進行清洗、浸泡、蒸煮等方式保證食用安全
如何科學嘗鮮?高艷霞表示,市民在食用野菜前要用清洗、浸泡、蒸煮等方式進行處理,保證食用的安全性,防止誤食或操作失誤導致食物中毒。有些野菜如馬齒莧可導致急性腎損傷,因為馬齒莧中含有的草酸容易形成結晶,堵塞腎小管,導致人體毒素不能及時排出從而導致腎損傷。很多患者“中招”是因為直接將其炒著吃,所以食用馬齒莧前要進行焯水處理,這樣可以去除大部分草酸。
有些野菜如灰灰菜、莧菜、薺菜等會導致植物日光性皮炎。植物日光皮炎是患者食入或直接接觸光敏性植物,經過較大量日光照射后引發光暴露部位的急性皮膚炎癥。植物日光皮炎多發生在夏季戶外活動多的時間,以青壯年女性多見。多發生在面、手背、頸及前臂等暴露部位,自覺局部麻木、脹痛、灼痛和瘙癢。少數有發熱、頭痛、惡心、嘔吐以及腹瀉等全身癥狀。其臨床表現為眼瞼和嘴唇明顯水腫,睜眼、張口困難。皮損顏色潮紅、紫紅,嚴重者可在水腫部位出現水皰、血皰、瘀點或瘀斑,水皰、血皰破潰后出現糜爛、潰瘍甚至壞死,愈后可遺留瘢痕。需要避光并經過合理治療后皮疹在1~2周慢慢消退。
應對|食用野菜后發生不良反應如何處理?進行催吐及時就醫
高艷霞介紹,如果食用野菜后有頭暈惡心、腹痛腹瀉等中毒癥狀,應立即停止食用。適量喝溫開水,用手指或其他工具輕觸咽喉部進行催吐。同時攜帶剩余野菜和嘔吐物及時就醫。
高艷霞提醒大家,野菜并不適合所有人食用,老人、嬰幼兒、孕產婦、哺乳期婦女、過敏體質人群,盡量不吃或少吃野菜。還有胃腸功能、腎功能不好的人群,比如潰瘍性結腸炎、腸易激綜合征、急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結石病人,都不適宜食用野菜。(申華/文 劉曉明 牧堃 李思豫/視頻訪談)
來源:大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