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
爭議多年的重慶小南海水電站項目已經明確被環保部否決。環保部在《關于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中指出,過去十年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因為金沙江下游一期工程等進行過兩次調整,已經使自然保護區功能受到較大影響,未來該流域的開發必須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嚴守生態紅線,切實嚴格保護長江上游珍惜、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本報記者 王爾德 北京報道
爭議多年的重慶小南海水電站項目塵埃落定。
環保部于3月30日印發《關于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以下簡稱《批復》),明確否決了小南海水電站。
《批復》提出,“不得在向家壩水電站壩址至三峽水利樞紐庫尾長江干流河段和支流岷江、赤水河河段等自然保護區范圍內,再規劃和建設小南海水電站、朱楊溪水電站、石硼水電站及其它任何攔河壩(閘)等涉水工程。”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瀘州市長劉強和宜賓市長徐進在參與人大討論時明確表示反對修建小南海水電工程。劉強認為,“小南海工程將造成港區淤積,使瀘州港成為‘死港’,更別說上游的宜賓港了。”徐進也表態,小南海工程堅決不能上。
重慶投資最大水電站存爭議
小南海水電站從籌劃至今已有二十多年。
公開資料顯示,該電站于1991年12月由四川省水電廳以川水發(1991)規876號文批復同意進行可行性研究工作;1993年5月四川省水電廳以川水發(1993)規610號批復可行性研究報告;1996年12月四川省水電廳以川水(1996)建管742號批復初步設計報告;1997年7月四川省計委以川計(1997)能源585號文批準列入當年度地方電力基本建設投資計劃。工程于1997年12月開工,因建設資金未落實,工程于1998年停建。
2009年1月,《重慶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積極爭取中央支持……突破小南海水電工程……等戰略項目前期工作”列為主要任務。2009年2月,國務院《關于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穩步提高重慶能源結構中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比重,積極開展重慶長江小南海水電站前期工作”。
2012年3月16日,重慶市環境保護局就小南海水電站“三通一平”工程環評簡本進行公示,公示期為10日;建設單位為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環評單位為長江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所;該環評簡本并未對長江上游珍稀魚類的影響做出評價。
2012年3月29日,小南海水電站奠基暨“三通一平”工程在巴南區中壩島開工。工程總投資約320億元,總工期7年6個月,電站裝機200萬千瓦,多年平均年發電量102億千瓦時,是重慶投資最大、裝機規模最大、發電量最大的水電項目。
該項目引發爭議的就是其對長江上游珍稀魚類國家自然保護區的影響。對此,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水生生物所魚類學家曹文宣曾公開表示,在長江上游干流能夠為珍稀、特有魚類提供適宜生存的江段,僅剩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353.16km的一小段了,而“重慶市長江小南海水利樞紐”壩址,正位于“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緩沖區與實驗區的聯結處附近,建成后將淹沒緩沖區約70km的江段,占自然保護區干流段的1/5。在自然保護區內興建顯著改變水域生態的水利工程,是違法行為。
“自2009年起,包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自然之友在內的多家民間環保組織和專家學者多次明確表達了反對修建小南海水電站的立場。”自然之友總干事張伯駒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
環保部在《批復》中指出,過去十年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因為金沙江下游一期工程等進行過兩次調整,已經使自然保護區功能受到較大影響,未來該流域的開發必須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嚴守生態紅線,切實嚴格保護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重慶的替代電力建議方案
在小南海水電站被否之后,重慶怎么辦?
此前,重慶市市長黃奇帆2012年曾在小南海水電站奠基暨“三通一平”工程開工儀式上表示,小南海水電站建成后,將發揮巨大綜合效益,其中電力保障作用突出,年發電量超過100億千瓦時,相當于重慶現有年用電量的15%,每年可節約原煤500多萬噸,不僅可以緩解重慶能源緊張狀況,還有助于重慶轉變能源發展方式,形成新的能源保障體系。
對此,張伯駒建議,“解決重慶電力供應,有一系列替代方案值得考慮。其中一個非常可行的方式是,重慶市和三峽集團就金沙江下游的四座大壩建立合作共享關系。重慶可把原本計劃投資在小南海水電站的投資投在三峽集團四座大壩中,從而獲得相應比例的所有權和利益(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