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抓獲的野狼在包頭市勞動公園動物園獸籠內走動。新華社記者 賈立君 攝
3月19日,被抓獲的野狼在包頭市勞動公園動物園獸籠內張望。
新華網呼和浩特3月20日電(記者賈立君、任軍川)電影《狼圖騰》熱映之際,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群眾抓獲一只野狼,由于有關部門拿不準該不該放生,暫時寄養在動物園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19日,記者在包頭市勞動公園動物園里看到,抓獲不久的野狼與動物園飼養的另一只16歲狼成為隔壁“鄰居”,一些市民慕名而來,使它成為園里的“新寵”。飼養人員判斷,這只野狼年齡大約六七歲,比其“鄰居”有野性。從外觀上看,兩只狼體格、相貌基本相同,都是公狼,只是動物園飼養的狼皮毛泛黃、個頭稍大,這只野狼皮毛灰白、嘴巴較尖、眼珠更亮。當人們叫喊著戲逗它時,它不停地在鐵欄內轉圈,偶爾縮身、呲牙、眼冒藍光。
包頭市青山區森林公安局局長馬亮明告訴記者,這只野狼是3月11日早晨,被位于青山區銀海新村的一家攪拌站工作人員抓獲的。起初,它臥在院內,工作人員以為是狼狗,正要驅趕時,發現它與傳說中的狼極為相似,于是幾名工作人員將其趕到墻角拿繩索來套。眼看就要套緊脖子了,它卻用前爪弄松了索套并幾口咬斷繩子。之后,他們再次用鐵絲圈套住狼脖子,把它裝入鐵籠,隨后報了警。
馬亮明說,經初步辨認,這只被抓獲的動物應該是狼,但因無法處置,當日森林公安民警將其寄養到動物園內。他說,狼是群居動物,但大青山他們轄區內幾十年未見狼的蹤影了,極有可能是由于近年來大力推進生態建設,加之嚴厲打擊捕獵野生動物行為,促使自然生態鏈條正在重建,狼類重返這里。
大青山是陰山山脈主脈。2014年夏天,在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九峰山里,護林員多次在不同地點發現過疑似狼的蹤跡與糞便,但一直沒有查找到狼。此狼的出現,或將使“大青山有狼”的傳聞得到印證。
不過,對于這只野狼的處置,到底該放生、還是圈養,成為一個難題。當地一些群眾說,狼會“吃人、傷畜”,不能放生;動物園方面表示,一只狼每天得吃七八斤肉,難以飼養得起。
資料顯示,我國曾是狼種群數量最大的國家之一。但是,由于人們根深蒂固的偏見,狼的日子一直很不好過,東躲西藏,仍然免不了遭到追捕和獵殺;內蒙古草原多年前曾居住著類似電影《狼圖騰》所描述的成群草原狼,但因后來的“剿狼行動”,如今大部分都已移居至蒙古國境內。
另有資料顯示,我國1940年前任何一個省都有野狼出沒,到了21世紀除了東北、西北和華北少數幾個省份外,其他地區已看不到狼的蹤影。專家估計,目前我國野狼的總量只有幾千只,但對其種群數量從未進行過系統調查,近年來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狼的種群調查表明其數量不超過2000只。
馬亮明說,狼屬于有益、有經濟價值、有科學研究價值的“三有”野生動物,這也是“該不該放生”的一個難以確定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