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雀村地處烏蒙山深處,曾經“4口人,只有3個碗,已經斷糧5天”,是有著“苦甲天下”之稱的窮村子。
文正友2004年起擔任海雀村黨支部書記,至今已有16個年頭。
皮膚黝黑,腰桿筆直,文正友目光里寫滿“堅定”。他充滿信心地說到:“海雀村2016年已經全部脫貧,去年有1戶因病返貧,今年一定能完成全面脫貧的硬任務。”
海雀村黨支部書記文正友向記者介紹食用菌種植。人民網記者 王欽攝
守護“綠色銀行”
“開荒開到天,種地種到邊;春種一大坡,秋收一小籮。”
文正友回憶說:“原來太貧窮了,飯都吃不飽。山上光禿禿,房頂都是茅草蓋的,刮風下雨就時常掀掉半邊。”
上世紀80年底,海雀村的老支書文朝榮面對荒山石漠化的惡劣環境,毅然決定帶著大家上山種樹。
20多歲的文正友,跟著大家一起翻土、種樹,手上磨出了泡。
三十多年如一日,海雀村山坡上栽上了華山松、馬尾松,海雀村退耕還林,林地面積達14900畝,森林覆蓋率上升至77.21%。
文正友擔任村支書以后,精心守護這片林海。生態環境的改變令村里的面貌也煥然一新,海雀村坡上種蘋果,樹下種藥材,從“苦甲天下”到“林茂糧豐”,林海成為了村里的“綠色銀行”。
做大“林下經濟”
過去,海雀村村民住在低矮破舊“杈杈房”里,衣衫襤褸,食不果腹。
從“杈杈房”、茅草房,到土墻房,再到一棟棟青瓦白墻的黔西北民居,訴說著海雀村30年來的變化。
不畏烈日寒冬,文正友帶領村民硬化路面、修建房屋。奔波路上雖然很累,文正友卻覺得甜在心里。
他說到:“原來以為自己一輩子都買不上‘三大件’,現在村民們不僅人人有手機,還有64戶買上了小轎車。”
村里富起來了,還要把外出務工的村民留下來。文正友琢磨起發展“林下經濟”,中藥材半夏等為村民帶來了新收入。
海雀村探索把萬畝林海的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因地制宜探尋適合本地的產業。500畝蘋果基地、100個食用菌種植大棚、225畝中藥材、20萬羽蛋雞養殖場逐漸成型。全村人均純收入從1985年的33元增加到了2020年初的16200元。
建設“富美海雀”
“每家每戶注意了,室內室外要干干凈凈,屋前屋后不要亂堆亂放。”
清晨的海雀村沐浴在陽光中,村民開始一天的勞作。村里的喇叭上,也隨之傳來文正友的喊話聲。
站在海雀村觀景臺遠眺,滿眼全是一望無際的綠色。30多年的滄桑巨變,見證了海雀村“種下青山得金山”的生動實踐。
眺望著這片林海,文正友還有更多打算,鄉村人居環境要整治,村民的素質還需要再提高,生態旅游要發展起來。“鄉村振興路上,海雀村不能掉隊。”
然而,村民們習慣了原有的生活方式,村容村貌的衛生整治一度止步不前。硬朗的漢子也急得留下了眼淚,文正友拿出自己的儲蓄1萬多元,專門對衛生做的好的村民進行鼓勵。
漸漸地,村里的環境更好了,村民們的幸福感也比以前更高了。文正友指著不遠處干凈整潔的小路感慨說:“村民早上放牛出去,都要提起膠桶和鐵鍬,路上把牛糞鏟了,老百姓思想意識轉變了。”
談起下一步規劃,文正友說,要壯大村集體經濟,小康路上不能松勁,建設“富美海雀”久久為功。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