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書記回來啦!”一輛車停在村口,眼熟,在大樹下納涼的幾位阿婆阿嬸一起歡呼起來。
“黃書記”是黃海軍,80后,海南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灣嶺鎮嶺門村曾經的第一書記。駐村4年,黃海軍回到原單位,對接嶺門村扶貧工作的,還是他。
一張娃娃臉,但在脫貧攻堅一線,黃海軍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老兵”。
“回海口工作已經有一年了。聯系的還是嶺門村,干的還是扶貧的事,就好像從來沒有離開過。”每隔一段時間,黃海軍就回一次嶺門村。
補位不越位:要斷“窮路”,先斬“窮根”
2015年7月,初到村里,黃海軍心里暗暗打鼓——37戶貧困戶,不少還是難啃的“硬骨頭”。
王成安,貧困戶,愛喝酒,常年“一天三頓酒、父子共一壺”。“每次去他家,都是迷頭大醉,沒見他醒過。”回想起來,黃海軍仍然皺眉頭。
“我跟他說,‘成安叔,你都五十多歲的人了,再不改改,一輩子就這樣了,你兒子也跟你一個樣’。”好言相勸不行,就改激將法。這一回,起了作用,王成安答應養羊,條件是——“給我發羊羔,我就養”。
免費的,不心疼,更可能養不好。黃海軍沒答應。多次勸說、引導,最后“三方共籌”:海南省農信社資助5000元,王成安自籌5000元,再貸款5000元。
真金白銀投了進去,又出力氣蓋了羊圈,王成安開始用心。為了不耽誤放羊,酒喝得少了。到今年年中,王成安單靠養羊已經掙了將近10萬元,整個人精神抖擻,哪還有一點萎靡不振的樣子。
張若涵 攝
黃海軍的辦公桌上擺著一張他和王成安的合影。
黃海軍有兩個“決不能”——決不能讓貧困戶覺得“天上可以掉餡餅”;決不能代替貧困戶去做他們自己能做到的事。“在思想上不給貧困戶留后路,是對他們的長期發展負責。”他對記者說。
剛到村里時,全村唯一一所危房,住著貧困戶王海沙,三十多歲,體格健壯。黃海軍很納悶:正當壯年,為啥住著這么破的房子?
后來得知,王海沙好賭,今天手頭有點錢,明天就全輸了。老婆氣得離了家。
王海沙有木匠手藝。黃海軍每天去家里“磨”——換掉手機號碼吧,遠離賭友吧,出去打工吧……第五次上門,王海沙被說動,到縣城找了份木匠工作。一年賺幾萬塊錢,老婆也搬了回來,夫妻倆和好如初。
現在,王海沙跟人合伙開了裝修店,帶了幾個徒弟。既當老板,又當師傅。
“對于我來說,這只是眾多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但對于他們來說,這是改變人的一生、改寫家庭命運的大事。”黃海軍說。
有舍才有得:“為農民做再多的事都是應該的”
一頭扎進嶺門村,對家人自然少了陪伴。“派駐之前征求家屬意見,老婆問我去多久,我說一年,她說那就去吧。”結果,一待四年,黃海軍自己也沒想到。
“駐村的時候,忙起來幾個月才回一次家。女兒見到我會說‘爸爸來了’,我走的時候她們又說‘爸爸回村了’。”當年,雙胞胎女兒9個月大,如今已上幼兒園。說起女兒們,黃海軍難掩歉疚。
同村民們,倒是結下深情厚誼。
2019年,村里迎接脫貧攻堅工作檢查。“扶貧檢查是非常嚴格的,為了防止弄虛作假,檢查組會進到每一戶貧困戶或脫貧戶家中,還會問到許多具體細節。”
偏巧趕上檢查組進戶的當天,剛剛脫貧出列不久的莫翠仙一家人都要出門。為了能讓檢查組了解黃海軍對自己家的幫扶情況,莫翠仙做了件讓黃海軍出乎意料的事。
“當時檢查組路過他們家的院子,意外地發現一封手寫的信。信上不僅表達了對黨和國家扶貧政策的感謝,還表揚我們的駐村幫扶工作開展得好,工工整整地寫了兩頁紙。”現在想起來,黃海軍仍然感慨萬千。
“講實在話,付出的時候沒惦記能得到什么回報。但鄉親們都在為我著想、反過來幫我的時候,我覺得千言萬語都形容不來,那是一種非常幸福的感覺。”說著,黃海軍眼睛有點濕。
孟凡盛 攝
說起嶺門村的各家各戶、大事小情,黃海軍如數家珍。
海南省農信社黨委宣傳部部長袁國華講起這樣一件事。2018年,黃海軍因過度疲勞暈倒,被村民們送進醫院。“病剛好一點,他就給我打電話說,他要回去,繼續‘打仗’、繼續扶貧。等到我準備再去看他的時候,發現他已經回村返崗了。”袁國華說。
黃海軍說,“扶貧工作得到實惠的是農民,為農民做再多的事都是應該的。”
人走心還在:“扶貧得一茬接著一茬干”
2017年9月14日,國務院扶貧辦公布“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評選結果,40名來自脫貧攻堅一線的先進個人獲獎。黃海軍在列,成為海南省首位獲評這個獎項的扶貧干部。
黃海軍認為自己所得的榮譽遠超所作的貢獻,“扶貧肯定不是我一個人就能做成的,必須依靠幫扶單位、鎮委鎮政府、村兩委干部、駐村工作隊隊員等各個方面共同的力量。”
一茬接著一茬干,一棒接著一棒跑。久久為功,方能滴水穿石。
2019年8月,黃海軍結束派駐,回到原單位,同事曹文超無縫接任嶺門村第一書記。
離開時,黃海軍既有不舍,又有不安。“覺得不能直接開展幫扶了,很多事情必須通過現任第一書記、縣里的駐村工作隊以及村兩委干部來推動,當時就有點擔心,自己離開了,村子的發展會不會成為未知數。”
一年時間飛快過去,這種擔憂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信任和信心。“有國家和省里對扶貧工作的重視,有省農信社黨委的支持,還有曹書記扎根幫扶的堅定決心,雖然我離開嶺門村了,但村子脫貧致富的勁頭一丁點都沒有減。”
黃海軍(左一)、曹文超(右一)正在田間觀察村里紅米水稻的長勢。孟凡盛 攝
有了之前的基礎,曹文超對嶺門村的發展有了進一步的規劃——發揮特色產業帶動作用,引進龍頭企業,培養致富帶頭人,實現鄉村持久振興。
說起產業興村規劃,曹文超的語速快了一倍:“下一步嶺門村要大力發展‘種養加’:‘種’就是種辣椒、種紅米、種四角豆、種蘑菇;‘養’就是養生豬、養種龜、養白鵝、養跑地雞;‘加’就是除了現有的辣椒醬和野生蜂蜜加工之外,接下來還要做藥材益智的加工……”
“天時、地利、人和,我相信我們嶺門村的小康目標一定能實現。”曹文超說。
每次回村,黃海軍總能發現村子的新變化,這次也不例外:“現在每位村民要么有一門手藝,要么有種植或養殖產業,發展得非常好。尤其是跟他們聊天時看到的那種精氣神,跟脫貧之前可完全不一樣……”
太陽快落山,黃海軍和曹文超終于忙完。他們并排坐在村口盤算:
今年海南省農信社對口嶺門村的消費扶貧金額已經有47萬元,年底前差不多能做到60萬元;
紅米水稻即將迎來收割,230畝辣椒苗只等10月開種;
下一批無公害羊肉找好了采購單位,送貨時間定在了中秋節前一周;
啟芳哥打算年底先賣掉一頭公牛,就可以把當初買牛的本錢賺回來了……
在他們身后,村里的孩子們笑鬧著,跑回家吃晚飯。一抹余暉穿過云層,灑在每個角落。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