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2月1日電 (王子濤)12月1日,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以下簡稱《守則》)正式實施,其中新增了“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的禁止條款。記者從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方面獲悉,截至下午1時,執法人員共勸阻了19名使用電子設備外放聲音的乘客。
視頻:上海地鐵“靜音令”首日 乘客:希望推廣到高鐵等交通工具上
記者1日在上海地鐵內看到,列車車廂內新增了“使用電子設備時禁止外放聲音,不得在列車車廂內飲食”的提示信息,車站的廣播也在循環播放提醒。不少乘客使用手機時都戴著耳機,特別在上班早高峰時,用手機外放聲音的乘客相對較少。
上海申通地鐵集團保衛部部長助理白大磊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因為在《守則》實施前地鐵方面就通過站內張貼提示、播放廣播進行了一系列宣傳,目前上海地鐵內乘客自覺遵守《守則》的情況還是很不錯的。
“目前上海每條地鐵線路都配備了6名專職執法隊員,每天巡視車站和車廂,對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白大磊說,目前上海地鐵在防疫方面要求乘客進站必須測量體溫、必須規范佩戴口罩;在禁止外放聲音方面主要還是以勸阻為主。
東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東華大學時尚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趙高輝認為,城市發展和城市文明本質上要給市民創造更多的生活便利和自由,這種自由包括了“可以做什么”的自由,也包括了“不被打擾”的自由。電子產品外放聲音是在個別人行使“做什么”的自由時,傷害到了他人“不被打擾”的自由,因此禁止外放從更大范圍上保護了更多數市民的“自由”,值得推廣。
“一項新的風尚,起初需要一定的監管,未來更多依靠個人的自覺和自律,上海的新規引領了城市文明的進步、引導了個人素養的提升,應該加大宣傳和推廣力度,推動市民的踐行。”趙高輝告訴記者,在傳播上可對不同的受眾進行區分,對于本地的年輕人可通過社交媒體等平臺,對于剛進入上海未進入社交媒體圈的非本地人及電子產品使用不暢的老年人則可通過地鐵、電梯電子顯示屏等渠道分類觸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