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新中國首部民法典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這部民法典涉及每個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的切身利益,大到物權、債權、人格權,小到物業費、合同簽定等。從胎兒出生到死亡,我們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法律依據。這部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的民法典,它的出臺有何重要意義?有怎樣的鮮明特點?它將如何影響每個人的生活?圍繞這些問題,求是網采訪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閆傲霜女士。
?
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閆傲霜 作者供圖
????求是網:閆代表,您好!新中國成立后,先后啟動過五次編纂民法典,您認為它的出臺具有怎樣的非凡意義?
????閆傲霜:民法典的出臺,的確意義重大。?
????一是完成了幾代人的夙愿。制定民法典,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走向繁榮的標志。編纂一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點、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幾代人的期盼。從上世紀50年代首次起草至今,歷經60余年不懈努力,五次編纂終成法典。
????二是具有歷史性、標志性的里程碑。在民法典編纂的歷程中,第一個里程碑是上世紀80年代初決定按照“成熟一個通過一個”的工作思路,先行制定民事單行法律。這一做法完全符合當時的國情,而且實踐也證明相關單行法律對調整民事法律關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富有成效。第二個里程碑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編纂民法典的任務。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設部署。這次編纂民法典非常明確地采取了“兩步走”的工作思路:第一步,制定民法總則,作為民法典的總則編;第二步,編纂民法典各分編,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和修改完善后,再與民法總則合并為一部完整的民法典草案。整體編纂戰略設計目標明確、步驟清晰、方法可行。今天來看,編纂民法典的建設部署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歷史性成果。
????三是編訂纂修形成“百科全書”。王晨副委員長在民法典草案說明中指出,編纂民法典是對現行的民事法律規范進行編訂纂修。“編訂纂修”這四個字,含義深刻。“編”不是對現行法的簡單匯編,而是將現有的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等民事法律和制度進行系統整理、統合,進行科學化、體系化的整理。“修”“訂”是對已經不適應現實情況的法律規定進行修改完善。“纂”是在總結現行立法和司法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改革開放實踐中出現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作出有針對性的制度設計和創新。因為民法是民事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要求完整性、系統性、協調性都要非常好。編纂過程中,既要兼顧已經有的單行法律的連續性、穩定性,還要回應時代的發展、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人民群眾需求的變化帶來的新問題和新挑戰;既要考慮法律本身的邏輯嚴謹、語言專業,又要讓老百姓讀得懂、用得上;既要簡單明了,又要把事理說透徹、講明白,條款還需具備可操作性。總之,立法工作量巨大、難度很高、極富挑戰。比如說,原有合同法200余條,修改后的合同編有500余條。
????四是充分凝聚人民智慧、力爭形成最大共識。在此次編纂民法典的整個過程中,立法機關努力在每一個環節凝聚社會生活規則的最大共識。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召開了多次論證會、聽證會和研討會,邀請了不同領域的法學家、全國人大代表、司法實務部門、各業務部門的同志參加。每一次提交給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草案也會上網公布,征求社會意見。據統計,過去五年間,民法典編纂前后共10次公開征求意見,有425600多人參與提供意見,總數達102萬條。形成的民法典草案充分凝聚了人民的意志、智慧和力量。
????求是網:民法典出臺意義重大,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您認為,這部民法典有哪些鮮明特點?
????閆傲霜:我覺得這部民法典有這樣幾個鮮明的特點。
????一是充分表達憲法精神和對民事主體賦予的權利。我國憲法確立了保障公民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的原則,民法典草案落實憲法賦權,始終將維護最廣大人民群體的利益,作為編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將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具體化,將對權利的保護貫穿整個民法典草案,體現在每一條、每一款。例如,在總則編第二條強調,民法調整的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第四條規定“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除了總則編草案專章提煉出民事主體享有的各種民事權利進行集中宣示之外,各個分編圍繞具體的民事權利保護進行規定。特別是將人格權獨立成編,對人格權進行系統的規范,保障了民法中的人格權制度和憲法人格尊嚴原則的精神統一,是對憲法規定的“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要求的落實。此外,民法典草案物權編在第207條還規定“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平等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在分別規定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和私人所有權,承認我國多種所有制經濟并存的基礎上,更加突出強調了對各類所有權一視同仁、受法律平等保護,更加凸顯了對產權平等保護的基本原則。
????二是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華文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國在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過程中,積極借鑒和吸收世界優秀法律文明的成果,與此同時更是努力從中國實際出發,形成鮮明的中國特色。例如,民法典草案對黨中央的土地政策進行再次明確,規定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并對農村集體所有土地的征地補償、土地承包經營權等相關制度加以完善。貫徹生態文明理念和民法的綠色基本原則,強化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侵權責任,并規定了兩種新制度,即恢復生態環境的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和破壞生態環境的國家損害賠償制度。
????在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將“誠者、天下之道也”“仁者愛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守望相助”“扶貧濟困”等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民法典,強化法律規則的道德約束和道德規范的法律支撐。民法典總則編草案第一條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項重要的立法目的,體現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鮮明中國特色。同時,確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誠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等基本原則。此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在各個分編中也都有所體現。例如,多條款聚焦婦女、未成年人、殘疾人、老年人權益保護;更全面、有力地保護英雄烈士的名譽和榮譽;總則編第八章第181-184條從邏輯、行為、道德上遞進式地規定了公民或自然人遇到危險時的保護行為,從自助行為、緊急避險、正當防衛到見義勇為再到主動施救,最系統地放大了人性的光輝,使法律在可能發生的“道德危機”中“挺身而出”;在合同編草案體現道義公正、誠信精神等。通過婚姻家庭編草案、繼承編草案中的規定,弘揚家庭美德,第1043條規定“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互相關愛;家庭成員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這些現實針對性很強的條款,充分體現了法律對家庭倫理道德的引導規范,也為我國民事法律制度注入強大的道德力量。
????三是充分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時代特點。民法典的編纂凝聚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體現人民意志,尊重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擁護。編纂過程就是了解社情民意、采集眾智民聲,“民有所呼,法有所應”的立法過程,對人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和經濟社會生活中出現的新問題,在民法典中都有所表達。法律是時代精神的體現,必然反映著最為鮮明的時代特征。民法典在編纂過程中十分注重回應新發展帶來的新法律課題。有針對性地回應信息社會、技術進步所帶來的新問題。為適應電子商務和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規范電子交易行為,草案完善了電子合同訂立規則,增加了預約合同的具體規定,完善了格式條款制度等合同訂立制度。對于網絡侵權責任,現行侵權責任法中只有第37條有所規定,此次分編草案用三個條文對網絡侵權責任進行了明確。在互聯網、大數據的背景下,強化對個人信息的保護,總則編明確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應當依法取得他人信息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個人信息。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及時補充完善疫情防控的相關制度就顯得極為重要,例如,草案在征用組織、個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的事由中增加“疫情防控”;明確物業服務企業和業主的相關責任和義務,增加規定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應當執行政府依法實施的應急處置措施和其他管理措施,積極配合開展相關工作,業主應當予以配合。草案還對監護制度作了進一步完善,規定因發生突發事件等緊急情況,監護人暫時無法履行監護職責,被監護人的生活處于無人照料狀態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應當為被監護人安排必要的臨時生活照料措施。草案完善了國家訂貨合同制度,規定國家根據搶險救災、疫情防控或者其他需要下達國家訂貨任務、指令性計劃的,有關民事主體之間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權利和義務訂立合同。
???????求是網:這部民法典,涉及人的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您認為,民法典出臺以后,會對百姓生活帶來哪些變化,可否舉一些例子?
????閆傲霜:以合同編草案為例,為積極回應人民需求專門規定了物業服務合同,其中不少具體規則都體現了對業主的保護。以侵權責任編為例,為保障好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草案規定了建筑物和物件損害責任(第1252—1258條),對高空拋物、墜物、堆放傾倒物品、樹木折斷、施工等造成他人損害的行為治理規則作了進一步完善。特別是對百姓高度關注的高空拋物行為做出禁止性規定,同時針對此類事件處理的主要困難是行為人難以確定的問題,強調有關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并規定物業服務企業等建筑物管理人應當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此類行為的發生。以物權編為例,草案強化了業主的建筑物區分所有權和應履行相關義務,并在現行物權法規定的基礎上,明確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屆滿的,自動續期。以人格權編為例,強化對生命尊嚴的保護,強調從事人體基因、人體胚胎等有關的醫學和科研活動的,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不得危害人體健康,不得違背倫理道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對人格權的保護更為周全。
????求是網:出臺民法典之后,您覺得還需要做哪些工作才能更好彰顯民法典的落地效能?
????閆傲霜:為了更好地彰顯民法典的落地效能,我有兩點建議:一是全面梳理與民法典法律規定相關的配套法規、規章,按立法法規定做出一致性調整。二是加大普法力度,用更多通俗易懂的案例回應百姓關切。
來源:求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