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平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吳松林
日寇炮火燃中原 ??奸淫燒殺絕人寰
??李先念率兵入河南 ?新四軍挺進遂平縣
西部山區作屏障 ???李興樓村扎營盤
迎頭痛擊日偽頑 ???攻克縣城拔據點
新四軍和八路軍 ???三軍會師嵖岈山
扼守豫中咽喉地 ???陜北華北連成片
減租減息三三制 ???抗日政府遍中原
??醫院軍校兵工廠 ???根據地空前大發展
人民翻身做主人 ???綰轂中原成美談
? ?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東北華北相繼淪陷。當時的中原大地為國民黨統治區。
? ? 1944年4月,日軍為打通從東北到廣州、南寧的“大陸交通線”,擺脫戰爭的困境,方便支援侵入東南亞各國的軍隊,出兵入侵河南。日軍裝備精良,士兵訓練有素,作戰能力強,且受武士道精神的毒害,作戰勇猛。面對日寇的瘋狂進攻,國民黨分布在河南的40萬大軍,一觸即潰,37天時間連續丟掉38座城市,河南淪陷。
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黨中央、中央軍委作出“綰轂中原”的戰略決策,命令新四軍北上、八路軍南下,挺進中原,深入敵后,創建抗日根據地。
新四軍接到進軍河南的命令后,李先念迅速召開部隊團以上干部會議,討論研究部隊進入河南的作戰方案,經過集思廣議,決定將集結地選擇在遂平縣嵖岈山區。
嵖岈山位于河南省遂平縣西部山區,周邊與西平、舞陽、泌陽等地相連。山勢起伏連綿,林木茂密,溝壑縱橫,南連桐柏山,北接800里伏牛山 ,東有廣闊的黃淮平原。這里進可攻,退可守,是個屯兵的好地方。
1944年8月,李先念從部隊抽調1000余人,組成豫南游擊兵團,任命黃霖為指揮長,任質賓為政委,率兵進軍河南。
8月中旬,黃霖兵團渡過淮河,遠距離奔襲,一舉殲滅了投日反共的正陽保安團金玉棟部,收編了贊同共產黨抗日主張的正陽縣地方武裝,組建了新四軍挺進二團,挺進三團。成立了汝(南)正(陽)確(山)、汝(南)(上)蔡遂(平)縣委和抗日民主政府,建立了汝蔡遂武裝總隊。
為增加河南的抗日力量,李先念先后命令新四軍十三旅三十八團、第十五旅四十五團二營趕往河南,以淮南、汝正確、汝蔡遂為基礎成立路東指揮部,領導淮河南北地區的抗日斗爭和根據地建設。與此同時,豫南游擊兵團主力則繼續向平漢路西挺進,沿途打垮了張嵩山部一千五百多人的阻擊,在確山建立了以孤山為中心的豫南抗日根據地。
1944年11月,王樹生被中共中央、中央軍委任命為河南人民抗日軍司令員,他率部從延安出發時,毛主席親自送行。沿途沖破層層封鎖到達河南,創建了豫西抗日根據地;王定烈率八路軍冀魯豫軍區“水東八團”南下,開辟了西(華)臨(穎)鄢(城)抗日根據地。11月中旬,黃霖率部突破國民黨第十七游擊縱隊別送芳和國民黨部隊設在嵖岈山到象河關一線的防線,到達魯山縣和葉縣的交界處,將兩縣的抗日武裝1900余人和編成“葉舞支隊”,在原地堅持斗爭。黃霖兵團返回豫南抗日根據地休整,不久又再次北上,沖破敵人的圍堵到達嵖岈山地區。
八路軍、新四軍挺進中原后,在毛主席提出的“開展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軍事思想指導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對敵斗爭。在地方武裝力量的配合下,中原抗日根據地,逐步得到鞏固和發展。
僅以豫中抗日根據地為例,1945年初,李先念坐陣嵖岈山區指揮對敵斗爭,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一、采取機動靈活的游擊戰術,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1945年初,李先念來到嵖岈山,居住在李興樓袁莊村袁松林家,他每天召集新四軍五師的指揮員,研究部署作戰任務,經常開會到深夜。在他的親自指揮下,經過遂平黃土嶺反“掃蕩”、嵖岈山保衛戰、母豬峽殲滅戰、下宋戰斗、神溝廟之戰、陽豐遭遇戰、確山任店、西平河水、舞陽經山寺、尹集等數十次戰斗,擊潰了盤踞在豫中的日偽頑勢力。
在上述戰斗中,母豬峽戰斗具有一定代表性,頑軍史聘侯的獨立游擊大隊長期盤踞在母豬峽,對豫中抗日根據地形成威脅。母豬峽位于嵖岈山西部山區,是遂平和舞陽交界的大峽谷,谷底峰回路轉,有一條四千多米的狹長山路,峰頂與溝底的相對高度約百十米,史聘侯的營寨分布于峽谷之中。1945年2月8日,李先念指揮新四軍聯合地方武裝,布下口袋陣,一部分兵力堵住了峽谷的兩端,一部分兵力占據有利地形,山炮輕重機槍一起開火,手榴彈像冰雹一樣飛向敵人,打得敵人人仰馬翻。史聘侯部憑借明碉暗堡及精良的裝備頑強抵抗,戰斗異常慘烈。此次戰斗共俘虜史聘侯及下屬官兵300余人,繳獲了一大批武器彈藥。之后,日軍糾集駐馬店、漯河、西平等地日偽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對嵖岈山一帶接連進行三次報復性合圍,均被挺進兵團粉碎,日軍一名聯隊長和數百名士兵被殲滅。日軍在連續遭到重創后,不得不放棄對嵖岈山地區的進攻。
二、組建抗日民族政府,開展地方工作。1945年4月,西平河水戰斗結束后,新四軍收復了遂平、西平、舞陽大部分地區和葉縣方城、郾城等縣部分的地區。在嵖岈山李興樓建立了豫中工委,工委書記栗在山。8月上旬,建立了豫中地委,豫中專署,地委書記栗在山,專員歐陽景榮。機關設在李興樓,管轄遂平、西平、舞陽、郾城、確山、泌陽等縣。根據地軍民開展減租減息運動,實行“三三制”民主政權,在根據地創建了兵工廠、被服廠、煙酒廠,領導農民生產自救,發展經濟,活躍了周邊農貿市場,提高了群眾生活水平,緩解了部隊的軍需困難。
三、開辦新四軍軍政學校,為抗戰培訓骨干力量。為了提高戰士們的戰斗素質,培養軍政干部,解決根據地干部匱乏問題,李先念決定在勝橋村,建立軍政學校,開設了能容納200多人的軍事文化班,組織了800多人的教導大隊。軍校一方面開展軍事培訓,一方面開展政治文化培訓,一大批受訓學員被充實到部隊和地方開展工作。
四、設立戰地醫院。新四軍駐扎嵖岈山后,大小戰斗不斷,為了解決受傷戰士的救治問題,李先念決定在李興樓村設立戰地醫院,當時醫院配備了醫生護士40多人。傷病員分散居住在群眾家中,醫生護士每天到各家巡回診治,傷病員最多時達310多人。
1945年8月日寇投降,抗戰取得全面勝利,針對蔣介石瘋狂發動內戰的罪惡行徑,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命令豫西八路軍嵩岳部隊、冀魯豫軍區水東八團來到嵖岈山同豫中部隊會師。10月中旬,李先念在土山主持召開八路軍、新四軍三路指戰員會師大會,完成了綰轂中原的戰略任務。
“綰轂中原”,是毛澤東人民戰爭史上一座豐碑,中原抗日根據地的建立有力的配合了八路軍、新四軍兄弟部隊在敵后的抗戰,同時也支援了國民黨部隊在正面戰場上的作戰,為爭取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 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