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榴莲芭乐丝瓜秋葵18,亚洲国产精品线播放,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中文在线观看www,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亚洲,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廣播紀實文學《梁家河》第十一集:家家戶戶過上了好光景

編輯:關玲 時間:7/24/2018 3:10:44 PM 瀏覽:2152

北緯36.8°,

陜北黃土高原上,

有一個小小村落,

名叫梁家河,

“這是大有學問的地方”......


講述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的知青生活,

追尋人民領袖的初心;

記錄梁家河幾十年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激發砥礪前行的信心。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隆重推出

12集廣播紀實文學《梁家河》

第十一集:家家戶戶過上了好光景

        “爭氣兒”劉瑞蓮

        改革開放讓梁家河村民過上了好日子。

        劉瑞蓮小名“爭氣兒”,曾是一個苦孩子。在她的兒時記憶里,她和弟弟妹妹夏天幾乎沒有穿過鞋,晚上四個娃娃合蓋一床被子,就連吃頓白饃饃都是奢望。

        17歲那年,劉瑞蓮嫁給了梁家河村民鞏政福?;楹蟮纳钜琅f艱難,一家人的飯桌上仍是少不了野菜。劉瑞蓮說,在能吃的野菜中,一種叫“洋腦梢”的植物葉子最難吃,嚼在口中扎乎乎的,吃在胃里消化不了。她一吃就脹肚子,連著吃上幾天手和臉就腫了。5                        圖為習近平當年帶領梁家河村民建的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習近平擔任梁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后,先后辦起了鐵業社、代銷店、縫紉社??p紉社要選三名婦女當社員,劉瑞蓮沒想到自己也被選上了,欣喜得一晚上沒睡好覺。

        縫紉社實行計件掙工分,做一件衣服記兩分。為了多掙工分,劉瑞蓮跟丈夫鞏政福商量,借錢買了臺“標準”牌縫紉機。她常常是匆匆吃口飯就干活,把需要手工做的活兒拿回家里晚上繼續做……

        打壩造地,多種經營。在習近平的帶領下,梁家河1974年糧食總產量由1971年的109465斤提高到179946斤,人均生產糧食689斤,一個工日分紅七毛二。

        1984年春天,劉瑞蓮第一次聽說“包產到戶”,那時,她還沒有意識到這四個字在她生活中的分量,她不知道,一場影響整個中國農村的變革已經開始了。1                                                                                          梁家河溝口

        如同許多陜北農民一樣,劉瑞蓮一家用勤勞換來了豐衣足食的好日子。

        梁家河“第一代農民工”

         一兩年下來,糧囤滿了,裝不下了,劉瑞蓮就把糧食裝進化肥袋子壘在空窯里。望著用汗水換來的收成,劉瑞蓮心里樂滋滋的。

        有糧食吃了但缺錢花??吹接腥送獬龃蚬ぃ瑒⑷鹕徯睦镆脖P算著到城里找事干。農閑的時候,她和丈夫來到延川縣城,給人包冰棍,再打點零工,生活漸漸有了起色,他們被稱為梁家河“第一代農民工”。1990年后.劉瑞蓮再也沒有為家里的吃喝用度犯過愁,她第一次對自己的生活有了一種滿足感。

        劉瑞蓮家的光景一天比一天好,兩個兒子從事建筑及裝潢工作,女兒辦公司。逢年過節,兒女們回家團聚,高興之余,她擔心孩子們忘了節儉,常常忍不住教育他們:“生活好了,可不能忘了過去的苦日子,這是大家拿苦水換來的,我就怕你們忘了本……”

         家家戶戶有余糧的好光景2                                                                          航拍的梁家河村

        改革,給農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而開放,為這個變化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山還是那座山,溝還是那條溝,梁家河農民卻再也不是那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了。3                                                    1993年9月27日,習近平回到梁家河看望鄉親們

        1993年,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回到梁家河,看到鄉親們不再為吃穿發愁,他和鄉親們一樣高興。吃飽飯曾經是他和鄉親們的—個夢想,看到家家戶戶有余糧,他怎能不高興呢!

        《梁家河》5

        由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長篇紀實文學《梁家河》,記錄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歲月及深刻體悟。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隆重推出12集廣播紀實文學《梁家河》。由央廣十佳播音員主持人蘇揚、黎春傾情播講,后期制作精益求精。用最優美的聲音和最專業的制作,呈現精彩的“有聲版”《梁家河》。6
        2015年2月13日上午,習近平在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梁家河村看望村民,并就老區脫貧致富進行實地調研。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